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杭帆 陕北的春天,总是在漫长的等待后,带着冬的余韵和料峭的寒风,晕染出独属于这片黄土地的斑斓色彩,她不像江南之春,带着与生俱来的温婉柔情、绵绵的春雨和娇柔的柳丝,陕北的春天是被黄土地千呼万唤,带
吴源极 细雨斜织成帘,柳枝拂过黛瓦。当清明三候的桐花在檐角悄然绽放,人间便浸在一汪湿润的碧色里。这个连接着寒食与谷雨的节气,像一轴水墨未干的卷册,一半是追思的靛青,一半是生机的翠绿。 晨雾未散
姜华三十年了,你的容颜依然清晰坟前当年栽下的松柏,已经成林身后的青龙山上,绿意正浓你住的地方根基牢靠。一条汉江从你的门前流过,那些活泛的水被记忆一次次反复指认 你住在高处,儿孙们守在低处,一眼就能望见。
段孝文 清明,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是祭祖扫墓,表达对祖先的哀思和缅怀。 你看,街道两旁、十字路口、市场摊位,到处摆放着扫墓用的物品,购买的人你来我往,认真挑选,成为独特的风景。每到清明前,家
春草 北风横。尘障蔽,雾迷蒙。作春帷鸟恐悲鸣。看雨露渟澄。万境丽,丰硕当勤耕。
高晨 初春的清晨还带着些许寒意,姥姥便叫我跟她去地里走一趟,她说:“现在正是挖白蒿的好时候,这时候的白蒿最嫩,过了五一就老了。”她一边说,一边翻找出尘封已久的竹篮,竹篮上还沾有去年采摘
石琳 清明,这个被哀伤浸透的日子,如一场躲不开的宿约,裹挟着无尽的哀伤,如期而至。乘坐高铁返回老家途中,窗外,苍穹宛若被浓稠的悲戚晕染,细密的雨丝仿若扯不断的愁绪,悠悠洒落。 列车在轨道上疾驰
王慧春 1994年,我从北方一所学校毕业,准备到广(广州)深(深圳)铁路线参加工作,地点在广州。在父亲心里,那是个很远的地方,担心之余,他找出爷爷留下的一张满是繁体字的中国地图,仔细寻找我将要去的地方,
刘艳丽 爷爷总说他能活到100岁,可在他93岁的时候,离开了我们。每次翻出他的照片,看着他蓄起的长胡子,爽朗的笑声就在我耳边回响。爷爷到老身材都是精瘦型,腰板挺直,有点明星范儿,还有点艺术家的气质。在
张馨月 清晨五点的北京胡同还未苏醒,我摸黑将最后一本《安宁疗护实践指南》塞进帆布包。指尖触到夹层里的青瓷瓶,是去年清明从秦岭带回的山茱萸蜜,此刻正凝结成暗红色的泪。瓶底压着刚领回的最美志愿者证书
葛竞 这个春节,因为有了“哪吒”的陪伴,变得格外红火热闹。《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动画电影不仅唤起了人们的观影热情,让男女老少喜欢上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小哪吒,也让人们开始关注与热议中国动画
林萍 我最近喜欢听《岩中花述》,并在其中感受到女性的共“声”之力。 《岩中花述》是由意大利时装品牌GIADA于2022年创办的一档播客节目,旨在展现女性的多样性和力量。节目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女
白玉稳 在朱雀森林公园登顶,体会了“一览众山小”的登高望远,也体验了气喘吁吁腰酸背疼腿抽筋。我的目光没有留在形形色色的游客身上,而是深深地注视着一个背影。他是那样孤独,和上上下下的人格
王健春 有人说,名字就是个代号,阿猫阿狗、张三李四,有个区别就好;也有人说,名字很重要,伴随人一生,你的出生是爸爸妈妈最好的礼物。好名字是爸妈给你最好的礼物,字音好,读来响亮;字义好,寓意深刻。
史飞翔 在当代散文创作日趋私人化、碎片化的语境下,王力的散文随笔集《凡人悟道》犹如一泓清泉,以其独特的思想深度与生命智慧,在世俗生活的褶皱里开凿出精神的泉眼。这位从秦岭北麓走出的铁路建设者,用四
辛恒卫 春天,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对我而言,也是一个最佳的阅读季节。当许多人忙碌于春天的迎来送往,或者沉醉于春天的踏青游玩时,我则喜欢在小区花园中的蘑菇亭下,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品尝着一杯芬芳的
晓奕 我从小在老旧的筒子楼里长大,楼道昏暗,邻里间炒菜的油烟味混杂在一起。爸妈都是普通工人,挣的钱勉强够一家人的吃喝。小时候,别说课外书,家里连本字典都没有,对我而言,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是遥
赵佳琪 青年作家刘遥乐的长篇小说新作《噩梦出口》(台海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以一起刚刚发生的命案开篇,采用多重叙事视角将另一起尘封多年的案件带入读者视野。在探究真凶的过程中,作者将三个破碎的家庭与
张斌峰 从没想到写诗。最主要的原因是年轻时听过一种说法——诗歌是年轻人的艺术。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自己对此深以为然。并且此后的数十年间,对此也没有再思考过。既然没有思考,这种认识一直
王小东 我和《陕西工人报》相识于2015年。十年间,每天清晨或是打开充满油墨味的纸质报,亦或网上浏览电子版,已成为我的惯例。 徜徉其间,我看到各级工会推出的一系列切合职工之需的温暖举措,看到各行各
王宗涛 岁月流转中,每一次不期而遇都如命运悄然埋下的伏笔,我与《陕西工人报》的邂逅,恰似一束光,穿透日常的琐碎,照亮了我写作之路前行的方向,编织出一帧帧满是温情与成长的画面。 最初知晓《陕西工
刘文娟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可能因为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而我却因一份报纸。 很小的时候,村里每家都有个小广播,每天定时播放。我最爱听的就是新闻和报纸摘要,虽不太理解,但每天都侧耳倾听,生怕错
惊蛰一过,春雷惊醒了蛰伏的春意,田间地头的草色渐次染绿。在北方平原的沟坎旁、麦垄间,一簇簇灰绿色的白蒿顶着细密的绒毛破土而出,轻颤着迎接春风。 白蒿,中药称“茵陈”,《本草纲目》里记载
王雪 在我的工作与生活中,《陕西工人报》始终如一位挚友相伴左右,用温暖的文字、鲜活的故事,陪我度过无数难忘的时光。 初次邂逅,是在陕西交控绥定分公司办公楼宣传栏里。那时我刚到这里不久,怀着对未
有一种无私,是用广阔胸怀撰写远大志向。有一种博爱,是用点滴汗水滋润幸福生长。廉洁的品格古已有之,写的是无私为民、公道正派。博爱的精神早有榜样,那一年一度伴随着滚滚春雷来到我们身边的雷锋纪念日,正无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