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王瑞从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提升服务等多方面入手——
“我将继续关注养老领域,围绕打造养老服务人才高地、优化养老机构检查流程、加强医康养综合体建设等方面,认真撰写今年的陕西省两会议案。”1月6日,王瑞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
说起王瑞,那可是许多老人心中的“贴心人”。身兼省人大代表与陕西德瑞敬老健康养老产业集团总院长双重身份,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许多老人的晚年生活。
2011年,王瑞创办了西安市阎良区德瑞养老院,从此她与养老产业结下不解之缘。在她的悉心努力下,德瑞养老院渐渐有了家的模样,成为老人眷恋不舍、安享晚年的“幸福窝”。
时间来到2022年,王瑞当选为省人大代表,这无疑赋予了她更广阔的舞台,也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此后,她的身影愈发频繁地穿梭于省内各地的养老机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及老人家中。她与一线养老工作者促膝长谈,了解他们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和老人及家属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心底的期盼与诉求。
在调研过程中,养老行业人才匮乏的现状让王瑞忧心忡忡。她发现,当前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不仅年龄偏大,专业化程度更是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养老需求。“只有让大量高水平专业技能人才涌入养老行业,才能从源头上推动这个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王瑞深知问题的关键所在,于是迅速行动起来。
2024年,王瑞成立西安市阎良区德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这所学校精准对接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通过学员定向培养、专题培训等多元化灵活方式,源源不断地向全国养老行业输送专业过硬、素养优良的养老服务人才。截至目前,学校已培养出上千名兼具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的养老服务人员。
近年来,王瑞还不遗余力地推进校企合作。她走进校园,用精心准备的养老专业职业生涯规划,让年轻一代看到养老行业广阔前景。同时,她积极宣传有关养老的政策法规和先进理念,提升全社会对养老事业的关注度,吸引更多力量参与其中。
“养老问题的短板主要在农村,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正处在艰难转型的‘十字路口’,逐步从‘依赖家庭’向‘社会化’转变。”王瑞敏锐地察觉到这一趋势,再次勇挑重担,带动集团先行示范,成立了面向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综合养老服务机构——西安市阎良区关山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024年,该中心为农村20户刚需特困老人提供专业、暖心的一站式服务。
如今,该中心已成为67位老人的温馨家园,其中“五保”人员30位、社会代养人员37位,大家在这里相互陪伴、安度晚年。
“我们全力以赴,就是要打造老百姓住得起、服务质量高的品牌养老机构,让更多孤寡、高龄独居、低收入、残疾等特殊困难老人受益,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王瑞的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