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银为患者诊治。(资料图)
12月11日清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施秉银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门诊室坐诊。候诊区座无虚席,慕名前来的患者紧盯着叫号大屏幕,焦急等待着。
“别担心,目前你这种情况不需要做穿刺,一年后复查即可。”注意到患者紧张的神情,施秉银一边仔细查看报告单,一边轻声安抚。听到这句话,患者仿佛吃了定心丸,紧锁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长长舒了一口气。
全国先进工作者、今年65岁的施秉银教授,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作为我国内分泌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退休返聘后的施秉银如今仍在发光发热,为无数患者拂去阴霾、撑起一片蓝天。
从医41载,一心扑在临床上
施秉银与医学结缘,始于年少时期。“小时候,看到在省人民医院当医生的伯父每次回乡,都会被大家围着,争相咨询医疗问题。三言两语间,一个个难题就迎刃而解,感觉很神奇。”耳濡目染中,一颗医学的种子在年幼的施秉银心中悄悄萌芽。
高中时,施秉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红医班”。老师深厚的专业功底和生动的讲解方式,使他对医学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年少懵懂时期,很多人还对未来充满迷惘,施秉银却早已坚定了从医的决心。当医生,是他的第一选择,也是唯一选择。“当时高考后填报志愿,我填的所有学校和专业都跟医学相关。”施秉银回忆道。后来,他以优异成绩被原北京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1983年毕业后,施秉银放弃了留京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他牵挂的大西北,扎根西安,一干就是41年。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即便担任院长期间,行政事务繁忙,他也会每周雷打不动出现在专家门诊,给患者带去康复的曙光。
“把临床问题一个个解决好,为病人提供最优、最完美的治疗方案,是我每天都在琢磨的事。”多年临床经验,他练就了一双具有敏锐洞察力的“火眼金睛”。
曾经有一名年轻患者体检时发现肺部有结节,之后被诊断为癌症转移,但原发病灶始终没有找到,跑遍多家医院依然没有结果。几乎绝望之际,他寻求施秉银帮助。经过仔细检查,施秉银发现患者甲状腺上有很小的结节,穿刺后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明确病因后,很快便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在施秉银的临床实践中,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许多辗转各地求医无果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在他精准诊断下拨开迷雾、重获健康。
粉丝近20万,线上诊疗佑健康
医术精湛的施秉银,线下往往是“一号难求”,预约平台放号也一抢而空。为扩大“诊治半径”,给更多患者提供便利,从2006年开始,施秉银利用线上社交平台,在休息时间为广大患者免费开展线上问诊。
“暂时不用调整药量,过2个月复查”“建议药量改为隔天四分之一,5个月后复查”“优甲乐增加到一片”……11月21日23时53分,施秉银的微博动态依然活跃,他连续转发了近十条咨询消息,还为患者一一解答关于用药和检查指标的疑问。主页数据显示,他的微博账号已经发布了1.7万条动态,且大部分都是给患者的回复。
微博粉丝近16万、抖音粉丝2.6万,还有微信、QQ等社交平台添加的患者朋友,拥有全网近20万粉丝的施秉银,每天都会收到蜂拥而至的海量咨询信息。在繁忙工作之余,他将碎片化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耐心为患者义务提供专业指导建议。
“对于患者来说,健康是他们的头等大事。对于我来说,多回复几条信息,就能缓解他们的焦虑。”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对这一习惯,施秉银已经坚持了18年。因日常工作事务繁多,很多回复都只能在深夜进行。
“有许多外地病人,来一趟很不容易,一些简单的诊疗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还有一些在门诊看过病的患者,也可以在网上实现复诊。”十几年的摸索中,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的想法在施秉银脑海中逐渐明晰。
在他的主导和推动下,2018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患者挂号、问诊、看报告、开药等,都可以通过手机APP完成。自平台上线以来,患者端累计用户超过1500万,单日活跃人数超过30万,实现了“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足不出户就能看病。
精“医”求精,科研探索志不渝
施秉银不仅是一名德术并举的医生,还是颇有建树的医学研究者。在他看来,临床科研是攻克疑难杂症、解决医学难题的关键。多年来,他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发病机制、甲状腺穿刺活检及细胞病理检查、糖尿病胰岛素代谢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多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
“施秉银教授团队在代谢综合征领域研究取得新进展!”9月27日,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施秉银教授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我们以饮食干预为突破口,在2020年率先开展了国际首个低碳饮食、8小时限时进食,以及二者联合干预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试验。”施秉银介绍道。这一成果在国际顶尖杂志《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后,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反响,成为该期刊最受欢迎的文章之一,并荣获“细胞出版社2022中国年度论文”奖。
“事事难成事事成,关关难过关关过。”这是施秉银常跟学生们说的一句话,他也经常以此自勉。面对科研工作中的重重困难和瓶颈问题,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在国内报道第一个甲状腺激素抵抗家系,在国内首次成功制备甲亢的老鼠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制备甲亢的恒河猴模型……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开创了多个“首次”“第一”,在精“医”求精的科研路上阔步向前。
临床、教学、科研、讲座……采访过程中,几乎每隔几分钟就会有电话响起,交谈间,未来一周的行程已安排得满满当当。“几十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前些年更忙呢!”当记者问他:“累吗?”他微笑着摆了摆手,神情中看不到一丝疲态。
热爱可抵万难。“每每看到患者经我治疗后痊愈,医学难题在我们团队的探索中被不断攻克,就发自内心感到快乐。”这种积极的正反馈,仍激励着他不断前行。(本报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