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职场精英 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重症二组组长张怡:战“役”人的55天
2020-05-11 16:17:43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张怡是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重症组副组长、重症二组组长,在武汉市第九医院的隔离病房,她和其余89名重症医学组医护人员负责35位重症患者的治疗任务,面对持续不断增加的患者数量,在55天的战“疫”中,她倾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关怀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她今年也被中共陕西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时刻准备进入发热隔离病房

  张怡说,腊月二十九,她刚下班就接到了领导电话,说现在武汉需要陕西的帮助,要组成137人的第1批赴鄂医疗队去援助武汉。“其实在此之前,由于疫情爆发,我们医院也成立了院内发热门诊,所以我也是时刻准备着进入发热隔离病房。我作为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有十几年工作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我觉得我去是十分合适的,所以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要援助武汉的任务。”

  大年三十吃年夜饭的时候,张怡向家人说了要去援助武汉的事情,家人都非常支持她的想法。她的父亲说道:“你是一名党员,武汉现在有困难,你学的又是医学专业,你得去呀!”她的丈夫也认为,在国家、人民正需要医护人员的时候,她作为重症医学科专业人员理所应当去援助。

  患者是守出来的

  1月26号晚上9点多,张怡一行到达了武汉天河机场,经过半个小时的休整就去了被确定为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武汉市第九医院。

  当时陕西援鄂重症医学组的工作人员共有60名,被分为6个小组,每天是8小时不出病区的三班倒工作模式。张怡说道,“在我们ICU平时工作中,大概是0.8-1名医生加3名护士对1位患者。在这里,我们当时是2名医生和8名护士对35位危重症患者,在紧张的8个小时工作中没有人出去换一次防护服,没有人出去吃饭,没有人出去喝水,大家都想争分夺秒地了解清楚患者的病情,进而对他们进行有效诊治。”

  而这些危重病人的病情是瞬息万变的,需要医护人员在床旁缜密观察,严密进行诊疗方案调整。“患者是守出来的,我们需要在患者的床旁仔仔细细观察,认认真真进行诊疗。可能调一个呼吸机的参数,就需要在床旁守候几个小时。”给病人气管插管、进行血滤置管这些有创操作是非常有风险的,但是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她们没有一个人退缩。50公斤重的钢瓶,每个班都要反复搬动三四十次。

  经过医护人员的努力,一位位病人逐渐康复,他们也由绝望看到了希望,而其中每天都有触动人心的故事发生。有一位50多岁的单亲妈妈,孩子不在身边,她从其他医院转到九院时病情比较严重,情绪也比较低落,医护人员就对她进行治疗和心理安抚,她出院时激动地说:“非常感谢陕西的医务工作者,也很庆幸自己能出生在这个国家、出生在这个时代,才能有这第二次生命。”

  有些危重病人被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后,病情再次加重了,在ICU病房,家属不能陪护,医护人员除了每天的照护治疗,还会坚持给他们读家属写的信件、字条,帮助他们恢复意识,即使他们可能听不见。一位病情严重的30多岁的小伙子,来到九院时就启用了呼吸机,后来病情逐渐好转,医护人员与他沟通时他说:“哎呀,好像你们不在我就觉着各种不舒服,只要你们来查房,见到你们,我的心就很安定了。”

  没有任何人是旁观者

  对张怡来说,这次成功援鄂经历,不仅仅是挽救了生命,克服了饮食不习惯和面部压疮困难,更是对人生、对生命多了一份感悟。“看到患者出院,我们由衷感到欣慰,而一些小伤小痛我们也根本不放在心上。”从武汉回来后,她经过病毒核酸检测呈阴性后就继续开始上班了。

  回忆起在武汉战“役”的经历,她说这一段抗疫岁月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尤其是当了解到有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家人得病或去世后仍然坚持为她们服务,充分体现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在这场全民抗疫中,没有任何人是旁观者。

  对于未来,她说,见到那么多优秀的同行,更加坚定了自己不断努力、不断学习的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发挥自己的专业作用。希望在有生之年,都能无愧于心、认认真真地把每一天过好。

  本报记者 赵院刚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