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多省市发出就地过年倡议!企业强制将就地过年与薪资挂钩合理吗?
2021-12-15 08:31:26来源:红星新闻
分享到:
  字体:【

红星新闻消息,2021年已接近尾声,元旦、春节两大节日即将到来,而春运也将在不久后正式开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是否仍要像去年一样鼓励就地过节过年的话题,近期又再次冲上热搜。

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截至发稿,全国至少已有超过十省市发出了就地过年倡议,而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相比过去已将寒假提前了一周。

倡导就地过年是否依旧是今年的过节主题?今年较之去年,防控形势有了哪些变化?而部分企业将倡导改为强制就地过节过年,并将此与薪资挂钩的做法是否得当?就此,红星新闻记者多维度对话了企业员工、律师、专家等,以求寻找出安全的过年形式。

多省市已发就地过年倡议

多所高校密集安排学生提前放假

近期,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在出席一场论坛时,对广大市民回家过年的问题作出回应。曾光表示:年关临近,广大网友最为关心的就是今年春节能否回家过年。“我觉得绝大多数人,该回家、可以回家。”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早已有之的习惯,但在国内疫情仍有反复的今天,加之近期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不少人仍担心,异地过年,人群聚集,是否会导致本来可控的疫情再次发生反转?

事实上,为了迎接不久后到来的“年关”,不少地区已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红星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至今已有包括宁夏、河北、河南、广东、山西、浙江、广西、上海、天津、安徽等超十省市发布了就地过年倡议。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最早发出就地过年倡议的为广西凭祥市,当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在12月5日就已发布《关于实施凭祥市门店、商铺疫情防控“十个一律”的通知》,通知提到,年关将至,各门店、商铺倡导店员就地过年、网络拜年,减少人员流动。

12月9日,河北张家口经开区也发出通知:全区党政机关职工等就地过年。通知中倡导: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要率先垂范,一律在本地过年,一律不出境,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尽量不离开当地,确有需要的要严格审批管理。

▲河北张家口经开区发出就地过年倡议

近两天,多地区也密集发出了就地过年倡议书。如“银川发布”微信号12月13日就发布消息称,银川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第48号通告指出,就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即日起“非必要不离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提倡就地过节、过年。

12月14日,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也发布提示,倡导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干部职工要率先垂范,尽量在本地过节过年,以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四川阆中也在12月14日发布消息,要求今年继续倡议在外人员就地过年,特别是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非必要不返乡;确需返乡的,需提前2天向村(社区)如实申报登记,返乡时错峰出行。

近期,河南平顶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关于加强来平返平人员健康管理的通告,其中指出,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疫情传播风险较大,为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防控压力,倡导广大人民群众非必要不出市,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除了就地过年的倡议,红星新闻记者也发现,不少高校也开始了提前放假。北京部分高校发布通知,调整2021至2022学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及寒假安排。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高校均发出了提前放寒假安排。

如北京大学日前发布通知,学生自2022年1月7日起放寒假;中国人民大学明确自2022年1月4日至9日期末考试,自2022年1月10日起,学生放寒假;北京物资学院称,学生寒假自2022年1月9日开始。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根据校历显示,三所高校原计划自2022年1月17日放寒假,放假时间均比原计划提前一周左右。

▲北京大学提前放假通知

此外,诸如北京邮电大学、中华女子学院等学校,则明确学生可提前离校并参加线上考试。

企业有权将就地过节过年和薪资挂钩吗?

律师:可鼓励倡议不可强制,也无权克扣薪资

“按照公司的最新要求,今年元旦回不了家了。”在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陈先生告诉红星新闻,去年和今年的元旦,他都没法回到河南老家,如果选择离京,那么自己的年终奖将会受到影响。

陈先生表示,他所在的公司为了防控疫情,前不久刚向所有员工发出通知,倡议员工在元旦期间不离京,也不往人群聚集地区游玩,如果确需离京,则需要向公司报备申请。如果离京后带来疫情或滞留在外地无法按时到岗,那么年终奖就会受到影响。

看到这样的通知,陈先生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原计划和家人一同去环球影城游玩也被公司的规定搁置了。“我可以理解公司的要求,为了年终奖不受影响还是不去凑热闹了。”至于春节是否会回家,陈先生表示自己也会按照两地的防疫要求以及公司的通知来决定。

类似陈先生一样,因防疫要求放弃元旦或春节出行的人并不在少数。那么,公司是否有权将节假日就地过节和薪资挂钩?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政府发布的文件为“鼓励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付建认为,企事业单位等落实就地过节建议时,不可过度解读政策要求,对员工可以鼓励倡导,但倡议并不具有强制性。

“对员工做出处罚要有依据,如果不就地过节过年,就一律不分情况给予处罚,此举有违劳动法。”付建解释称,对劳动者的权利作出限制,要以高位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政府目前是倡导而非强制就地过节过年,因此企业如果临时自创处罚制度,实际缺乏法律依据。

付建认为,在落实防控政策上,企业可通过规章制度、集体协议、劳动合同补充协议、劳动者自己承诺等方式,规范管理劳动者就地过年及返乡过年行为,但规章制度的制订和集体协议的签订,仍需满足相应的程序性条件。

付建指出,根据疫情防控处于应急响应紧急状态(分为1,2,3,4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就地过年政策系应急预案中的措施之一,属于倡导性政策,非强制性措施。如果疫情防控响应等级提升到二级或二级以上,那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将就地过年政策设为强制性的疫情防控措施,并限制人员流通。

“倡导就地过节过年,需要政府与企业协力配合,政府制定政策引导,做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保障就地过年的民生问题。”付建指出,如果确实需要当地百姓或者企业员工不离开本地,那么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做好协调,企业也需要人性化地安抚员工回家过年的情绪,同时提供相适应的薪资待遇,以鼓励和倡议的形式,而非强制或克扣薪资。

为啥连续两年倡导就地过年?

专家:去年与今年疫情形势不同,今年更需“精准防控”

倡议就地过年过节,避免大规模人群流动已不是新鲜话题。去年各地也同样在疫情之下出台了倡议就地过年的举措,同时还以发放消费券等形式鼓励居民不离开当地。

前不久,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也指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病毒不断变异,境外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持续存在。“外防”防住了,才不会有内部反弹。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疫情传播风险较大。

那么,今年的疫情形势是否仍需要继续倡议就地过年过节?两年的疫情发展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去年疫情形势和今年完全不一样,去年因为疫情刚刚爆发,武汉疫情较为严重,全国也存在输入疫情,情况比较特殊,因此倡议就地过年是主流形式。今年初则出现了多地较大规模的疫情。

就今年我国的疫情形势来看,王广发指出,局部的管控仍有必要,即如果某地区发生疫情,那么该地区的人流可能就需要管控,采取“就地过年”方式。但从全国大形势来看,各地都“就地过年”是没有必要的。“距离春运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做出初步预判,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王广发说。

“其实从去年到今年,我们经历了‘无数场疫情’,疫情形势起伏眼下仍较大。”王广发表示,在疫情常态化的管控中,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经验,那就是“精准防控”。

王广发认为,“精准防控”是眼下各地处理疫情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所谓“精准防控”,即对疫情风险进行评估,而评估的范围包括全球的疫情水平、我国的疫情风险以及各个地域的疫情风险,这是制定防疫政策最主要的决策依据。

那么,是否应该呼吁各地都要“就地过年”,在王广发看来,这需要在节前、年前对当时的疫情水平做出精准评估和判断来决定。

“我个人看来,全国性的就地过节过年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对比国内外疫情增长态势,我国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王广发表示,我国在面对当下流行的德尔塔毒株等突发问题上,国家和疫情发生地区的处理措施都有效及时,这种疫情发生后及时处置的系列措施已是常态化的疫情应对方式。

因此,王广发表示,年前和节前的疫情走向,目前尚不好做预判,需结合具体形势来看。但无可否认的是,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可能造成人员密集,疫情扩散速度加快,防控难度会有所加大。不过就目前国内的防控措施来看,扩散风险并不是太高。

同时,对于打算异地过年过节的人群,王广发也提醒,就个人来讲,仍需要加强疫情防护的意识,养成戴口罩的习惯,勤洗手、讲卫生。对于群体来说,还需要保持社交距离。而就整个社会来说,疫情的常态化管控依旧是最重要的。对新冠疫情还是要保持警惕,核酸的检测能力需要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消毒还要继续保持。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