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答应女儿写写女儿不知道的事,75岁的农家奶奶薄淑贤重拾手中的笔,不到一年时间,写就2万多字回忆录,而这些文字都被女儿整理好发在新媒体上,女儿想着也能帮妈妈集结成册刊印。
写回忆录因女儿想知道过去的事
1946年出生,今年75岁的薄淑贤家在西安市鄠邑区渭丰镇真东村,虽然只是初中肄业,但老人一直就有一个文学梦,上世纪80年代,她创作的诗歌还发表在《西安晚报》《陕西农民报》等报刊上。
“60岁以后就没再写诗了,年纪大了思维不活跃了。”薄奶奶说,其实她的文学梦有中断过很久,因为不爱和人东拉西扯闲谈,闲的时候就看看书听听广播,基本就是诗集,女儿帮她搜集的书刊,再就是一些养生的书。“都是家里的书,隔段时间就翻腾一遍。”
这次开始写回忆录,完全是因为女儿的要求,“女儿要知道过去她不知道的事情,就让我把那些日子的事写出来。”薄淑贤说,自己有四个女儿,二女儿苏燕平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的老师,女儿有了这个要求她就开始着手写,这一年多的时间写了20多篇,内容有关自己的童年,孩子们的童年和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事。“写作对思维有好处,要不停用脑,也是精神寄托吧。”
“想好一篇就写一篇,晚上临睡前构思,夏天的时候早上5点天一亮就起来写,先写出初稿,再反复润色。”写一篇需要好几天,写完了改,改完之后再整整齐齐誊写在作文本上,写的第一篇是自己娘家大姐,大姐去世多年了,她的这些故事,没有比喻和形容,尽量平铺直叙地记录下来。之后大女婿把她的手稿拍照,发给二女儿,她会修改润色,加上注解配图,最终发在自己个人的文学公众号上。
“就写了这些回忆录,后面还要找点可以写的东西,找点有意义的事做。”薄奶奶说。
父亲曾告诉自己不能放弃读书
薄奶奶希望自己写回忆录是有意义的。“写过去的事情对下一代有教育意义,以前生活艰苦都过来了,现在生活条件好,有的人还不知足,希望能起到一点教育作用。”现在的年轻人和过去不一样,过去很简朴,现在的年轻人酷爱玩手机,但她感觉正式学习还要看书本。
薄奶奶表示,至今记得自己父亲告诉她,不要放弃读书,就算结婚有孩子了也不能放弃学习,要手不离笔。父亲对她写作的锻炼就是从让她从写信开始,结婚以后孩子考上学也需写信往来,她尽力把自己会的东西教给孩子,四个子女中三个都是大学毕业,二女儿博士毕业在西农任教。
说起最开始的写诗歌的事,薄奶奶说,写诗的领路人是初红老师,自己一开始就是模仿《画乡诗浪》编辑初红的短诗风格,“人家写花咱就写草,人家写水咱就写风”,后来去了县文化馆开会才知道初红老师是男的。在初红老师指导下,她开始明白写诗要真情实感写身边的事,成了画乡诗社的一名诗人后,自己的诗歌《春蚕》《布谷鸟》通过画乡诗社推荐,1984年发表在《西安晚报》上。
女儿:“有人说我是精神养老”
“妈妈不爱出去跟人聊天,我怕她的老年生活寂寞。”二女儿苏燕平说,一开始没有想太多,只记得老人以前热爱写作、写诗,也是户县的农民诗人,所以建议她写回忆录,让她忙碌起来,高兴一些。意外的是母亲真的开始写,很快就写了一篇让他看,当时不到1000字,苏燕平修改润色后发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很意外的是,反响不错。
苏燕平说,自己的朋友、同事、老师关注到这件事,大家鼓励点赞的同时也很感动,欣慰老人记忆力这么好,还有这样的热情来写作。“有朋友还夸我这个孝顺老人的方式很特别,别人就是买吃的穿的,我这个是精神养老。”
“从2020年3月到2021年初,接近一年的时间写了23篇,两三万字,这些回忆录也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农村的变化和农民精神面貌变化。”苏燕平非常感慨,她说,“这很有社会教育意义。农村的改革开放是什么情况,发展到现在是什么样子,年轻的人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样生活的。”里面有一篇是写涝河治理,一个研究水利的同学看到也觉得很有史料价值。
“每一期发出去,阅读人数最高的近千,最少也有两三百,老人以前很多投稿石沉大海,反倒是新媒体让老人找到了意义。”苏燕平说,现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被低估了,农村老人的精神需求更被漠视,希望妈妈的回忆录为社会带来更多正面的影响。
华商报记者 李婧 实习生 赵梦圆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