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发现的刑徒俑 本报记者 赵争耀 摄
12月14日,“汉文帝霸陵被发现”的消息登上热搜。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自2017年至今,考古人员勘探发现了江村大墓(霸陵)的“石围界”、围合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的外陵园墙,以及建筑遗址、陶窑等,发掘了江村北陶窑遗址、江村大墓外藏坑、南陵外藏坑、栗家村汉墓等,出土各类陶俑1000多件,金、银、铜、铁、陶质文物3000余件。
近千件裸俑、首次发现的戴着镣铐的刑徒俑让人震撼,打磨精致的汉代“青铜齿轮”用途成谜……12月15日,记者再次前往江村大墓(霸陵)考古发掘现场,探秘这些令人惊叹不已的汉代文物。
一座外藏坑就出土近千件裸俑 千人千面
在江村大墓(霸陵)的周围,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密密麻麻的外藏坑多达115座。12月15日,记者在编号K15的外藏坑考古现场看到,里面堆满了陶俑,一眼望去,场面非常震撼。“我数了数,每排13件到15件,1平方米差不多有30件。真人大小的三分之一,身高50厘米到60厘米左右。初步估计,仅仅这一座外藏坑,陶俑的数量有近千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汉陵考古队副队长曹龙介绍说。
令人称奇的是,这些陶俑面部都是不一样的长相,表情唯一。和震撼世界的秦兵马俑一样:千人千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模样。更神奇的是,有些陶俑还能区分男女性别,有着醒目的性别特征。“和秦始皇兵马俑相比,这里出土的汉代陶俑个头虽然只有秦俑的三分之一,但造型准确,做工细腻,身体各部分无不精雕细琢,符合人体结构比例,甚至连毛发窍孔等细微之处也毫不含糊。其实,这些裸俑准确地应该称为‘着衣式裸体陶俑’,这些人物陶俑早年埋葬时装有木质的臂膀,穿着代表各自不同身份的衣服。但经过2000多年地下环境的腐蚀,衣物和木臂腐朽殆尽,发掘出土时就成了缺臂的‘裸体俑’。”汉陵考古队队长马永嬴说,根据这些年的考古工作情况来看,着衣式裸体俑绝大部分出土在汉代的皇帝、皇后的陵墓里边,是专为皇室成员使用的一种高等级陪葬品。
考古发掘现场 本报记者 赵争耀 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村大墓(霸陵)外藏坑出土的这批陶俑和汉文帝之子汉景帝阳陵中的陶俑十分相似,几乎如出一辙。1990年,为了配合西咸机场专用公路的建设,考古工作者在帝陵园东南约300米处钻探发现从葬坑一组,共计24座,占地9.6万平方米。随后又在帝陵西北发现类似的一组从葬坑,发掘出土各类裸体陶俑。这些数以万计的陶俑与秦兵马俑截然不同,是汉代工匠们以汉军、宫廷中的宦者、侍女为蓝本,以写意手法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更为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从形体大小到彩绘表情都异彩纷呈,尤其是这些陶俑大多数都是裸体俑,男女性特征清晰可辨,甚至连宦者俑也都性征确凿,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成就,是中国特有的“以形写实”的典范。
迄今国内首次发现戴着镣铐的刑徒俑
在江村大墓(霸陵)外藏坑的考古发掘中,令考古人员震惊的是,在近千件裸体陶俑中发现了几件非常特殊的陶俑——刑徒俑,这是汉陵陪葬坑首次发现刑徒俑,也是迄今国内首次发现。
“刑徒俑不同于一般陪葬陶俑,他们的脖子、手腕以及脚踝上都有着铁环状的刑具,甚至还发现受了髡刑(髡刑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实施的惩罚,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所以剃光了头发和胡须是对他们的一种羞辱)的刑徒俑。你看,这件女性陶俑脖子上戴有铁钳,头上没有发髻,是一个光头形象,这就是受了髡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朱晨露说,这些刑徒俑象征着在修陵时征发的各种徭役。根据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刑徒俑的出现代表着它们在地下世界也要为墓主人继续服务。
据考古专家介绍,1972年,在汉阳陵西北的刑徒墓地,发现了大量戴有刑具的骨架,后来清理的29座墓葬中,发现35副骨架。考古人员经过探测,发现该墓地实际面积约8万平方米,埋葬尸骨预计上万具,这些墓葬排列无序、葬式不一,墓坑多呈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墓坑中没有棺椁和随葬品。在其中一个墓中,墓主人身首异处,头在左腿外侧,脖子上还戴着钳(以铁束颈为“钳”),推测该墓主人可能被处斩刑。另外一个墓埋葬了6个人,2个在下面,4个在上面架着,有的脖子上戴着“钳”,有的脚上套着“桎”(用铁束足为桎,相当于脚镣),有的骨盆以下肢体与躯干脱节,腿骨附近还有一桎,推测可能是腰斩后埋葬的。据《史记》记载,汉景帝阳陵建于公元前152年,大约修了7年后,景帝下诏“赦徒作阳陵者”“免徒隶作阳陵者”。这里的“徒”指因犯罪而被处以刑罚强迫劳役的人,也被称为“刑徒”,说明当时在营建汉阳陵时,使用了大量刑徒。保守估计,西汉帝陵的修建人数应该有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
勤勉了一辈子 他把“官署”搬到地下继续“办公”
在此次江村大墓(霸陵)考古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尤其是出土的“中司空印”“中司空丞”等多枚明器官印,证实了“陵墓若都邑”、帝陵“模仿现实中的西汉帝国”的建设理念。
此次江村大墓(霸陵)外藏坑出土了“中司空印”“中司空丞”“仓印”“器府”“车府”等明器官印。“根据考古资料,这应当是模拟官署机构。”马永嬴说,这表明江村大墓(霸陵)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
事实上,数十年前,在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也发现了180多座陪葬坑(即外藏坑)。考古专家研究认为,这些陪葬坑,是秦始皇借用先秦以来车马坑陪葬的形式,将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中央政府管理机构模拟设置在地下。“汉承秦制,西汉帝陵外藏坑的象征意义,应当与秦始皇陵是一致的。”马永嬴说,比如汉景帝阳陵已发掘的11座外藏坑,代表和象征的是卫尉、宗正、少府三卿或其下属官署机构,对西汉帝王陵寝制度以及西汉中央官署机构的设置与职掌研究的价值难以估量。而江村大墓(霸陵)四周的外藏坑,无论从其数量、分布形式、规模尺寸、形制结构、文物内涵等诸多方面,都与汉景帝阳陵高度一致,特别是其中出土了多枚官印。因此,这些外藏坑也应当是模拟官署机构。
活着兢兢业业,死后还继续“老骥伏枥”。刘恒这个皇帝,在临终时还不打算休息,把官署机构搬到地下,还想继续“亲力亲为”。
汉代“青铜齿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汉代青铜齿轮打磨精致 用途成谜
在此次考古中,出土的一件“青铜齿轮”,更让考古人员叹为观止。记者在白鹿原考古基地修复室看到,该青铜齿轮表面平滑,中间为圆孔,36齿排列规整。“这件青铜齿轮打磨非常精致,体现了汉代手工业和冶炼的水平,但它具体的用途我们还不是很清楚。”曹龙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1964年礼泉县出土了一批铁器,其中就有一件方孔铁“齿轮”。1986年,西安东南郊千户村也出土有方孔铁“齿轮”一件, 还有铁锚等。出土的两个轮均为铁质、方孔、16齿,轮齿作斜倚状。
汉代,由于冶铁技术的提高,铸造工艺的改善,产品能够成批生产,生产效率提高,资源浪费减少,促进了铁器的普及。“齿轮”这时也采用陶范或铁范浇铸。
“记里鼓车发明于西汉,其工作原理是:当车前进时,通过车轮转动带动齿轮系传动,达到车每行一里自动击鼓记程的目的。此后,北宋苏颂、韩公廉所制的水运仪象台,北宋末年王舫和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水力天文仪器,元末明初詹希元所制五轮沙漏上均采用了齿轮。”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林曾经对汉代出土的齿轮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出土的“齿轮”外形看,未发现有圆孔的,均为方孔,可以推断是安装木或铁轴,不容易滑动,同时轮的表面没有什么修饰。这类“齿轮”不是饰物,而是一种机械构件。齿轮传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变速,这样相匹配的齿轮的齿数就应该有多有少,才能获得一定的传动比。事实上,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遗址出土的“齿轮”多为16齿,尺寸相当,奇怪的就是在同一遗址出土的多件“齿轮”也都是16齿, 无法获得一定的传动比,作为齿轮传动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这一类零件不可能是作传动的齿轮。陈林认为,礼泉县和西安千户村出土的方孔铁“齿轮”应该是棘轮,与止逆爪配合能起到制动的作用。
本报记者 赵争耀 李永利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