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四年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年份,但这一年在我的一生中却很不平常,我的处女作、长篇小说《大梁村》,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
倾注着我两年半心血的这部小说,主要写上世纪中叶至新世纪乡村振兴,半个多世纪以来白鹿原上一个叫大梁村的两代人,所经历的艰难历程,所表现的顽强拼搏和乐于奉献精神。在反映关中农村社会发展变迁的同时,我想努力再现变迁中的人们的心灵历程。
小说去年九月份出版后,我心情释然。想对天呐喊,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读者关注。
我是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先生多年来的忠实粉丝,他出版的著作,我都认真地去阅读,有的还反复读。十一月份的一天,我和几个文友在一起聊天时,谈到贾老师的新作《河山传》,大家感慨世态百象、人情万端,感悟贾老师小说中的深刻意境。我刚刚再读完贾老师的《古炉》。《古炉》和《大梁村》都有特殊年代特殊斗争的历史背景。由于有着共同的经历和感受,大家都抢着说话,各抒己见,兴趣盎然。
晚上睡觉我做了一个梦,隐隐约约在白鹿原万人大会上我看到了小说《古炉》中的人物狗尿苔。第二天早上起床,我突发奇想:能不能请贾主席看看《大梁村》,请他做指导?在全国年产长篇小说四千多部、陕西一百七十多部的书堆中,让百忙之中的省作协主席读一位名不见经传人的处女作?不可能,绝不可能!
但不知咋回事,也可能受梦境影响,我还是贸然地给贾老师发了如下一段话的手机短信:尊敬的贾主席好!我是省决咨委原委员,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继续书写白鹿原半个多世纪历史变迁的长篇小说《大梁村》作者贠文贤。我很想得到您的指导,没有选择引荐登门而是自我介绍后,就直言以求您的邮寄地址,想寄书请您百忙中过目。可否?万望回复。
发信时间是十一月十六号。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贾主席的回复。我很高兴,立即把书寄了出去。但心中仍然不敢相信,不相信贾老师有时间读我的小书;因此把这件事丢在了脑后。
十二月十三日是星期五,我接到陕西人民出版社原编辑室主任张孔明先生的电话,说贾主席要我的电话。这时我才醒悟:我的短信没留我的电话呀!其实不是我“忘了”,而是我没想到会有回复,因此没提示也不可能提示保留此电话。
我挂掉电话后不大一会儿,就收到贾主席的手机短信。他写道:“近日读了《大梁村》,我觉得是优秀之作。生活气息极浓,语言朴实但有力。读此书,令我想到很多很多啊。向你祝贺!”
我出声读了几遍,反复体会,很受感动。贾主席对小说《大梁村》的这个评价,很肯定,很高,这也是对我的最大鼓励!从贾老师的评语中,能看出,我们共同经历过的一些历史,会自觉不自觉地触发一些相同记忆并引发共鸣。
我和贾主席之前没有任何交往。这次交流是以书为媒以文为介,没有任何人的引荐介绍;他接受的是《大梁村》这本书而不是作者这个人。即使收到书,也有一个有没有时间看、要不要花时间看的问题。在收到书后的25天内,贾老师在百忙中挤时间读了这本书,看完书又想办法找我的电话,要给我留言。我不知道占用了他多少时间,我只知道这种占用是无价的。这种只看书不问人,不厌其烦地对待一位文学“新人”的短信往来,我开始用“没有一点架子,平易近人”来表达我的感想。现在看这样的表达难尽我意,但仍找不到合适的词;我只知道,我内心除了感谢,还有深深的敬意!(贠文贤)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