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老家那个洋芋窖
2025-01-08 10:25:23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父亲头天晚上说快变天了,第二天早上就下起了雪。我对父亲的话从来深信不疑,父亲因为年轻时过度劳累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每当要变天时,他的腿就钻心地疼。

  早起开门而出,漫天雪花飞舞。看到此情此景,那句气势磅礴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词句情景就在脑海中出现。

  我提着竹筐一头扎进茫茫大雪中,到大门外的洋芋窖去拿洋芋。母亲追出来说:“雪这么大,让你爸去拿洋芋吧。”我没有理会,只想着父亲腿疼,怎么能让他去。母亲看我没有应声,愣了愣神,转身便回屋子里了。母亲闭门发出“哐当”一声响,惊得院子里老槐树上的几只麻雀扑棱棱飞走了。

  陕北黄土人家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地窖,陕北人通常叫洋芋窖。洋芋窖圆口大肚子。窖口勉强容一人出入,进入窖内则别有洞天,可容一个成年人直起身子自由活动。洋芋窖如陕北土窑洞一样冬暖夏凉,是陕北农家储存洋芋、胡萝卜、大白菜等蔬菜的地方。当然还是以储存洋芋为主,所以叫洋芋窖。

  金蛋蛋银蛋蛋,不如洋芋疙蛋蛋。陕北人对洋芋有深厚的感情,陕北人眼里,洋芋不但是蔬菜,也是主食。陕北人可以三月不吃肉,但不可一日无洋芋。陕北黄土高原干旱少雨,农民种植庄稼都抱着广种薄收的理念。洋芋耐干旱、易种植、高产量,正好适合黄土高原,所以得到了大面积的种植。

  作为70后的我,记忆中一个“饿”字似乎贯穿了我的童年。小时候的我,有时候刚吃过饭,不一会儿工夫就感觉又饿了。特别是到了晚上,常常饿得睡不着。这时候,母亲就会在柴火堆煨几颗洋芋。煨熟的洋芋表皮焦黄,瓤儿如雪。轻轻地吹去表面的灰,再掰开,一股清香味儿便扑鼻而来。吃几颗柴火堆里煨熟的洋芋,再喝一杯水,心满意足地打个饱嗝,清贫的日子倒也舒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坚韧的陕北人在吃食上粗粮细作,陕北美食没有江南水乡的精致细腻,也没有川湘的火辣激情。它就如脚下的土地,简单粗犷,洋芋就是陕北粗粮细作的典范。

  洋芋在陕北人手中可以煨、蒸、炸、煎、煮……衍生出各种风味独特的美食,如洋芋丸子、洋芋凉粉、洋芋擦擦、洋芋粉条、凉拌洋芋丝、酸辣洋芋丝、洋芋炖排骨、小白菜熬洋芋等。

  我到洋芋窖里拿了一些洋芋,又拿了几颗小白菜。前几天回老家时,只是随口说想吃母亲做的小白菜熬洋芋,母亲就着急忙慌给我做。提着竹筐从洋芋窖里出来,披着一身雪回家,看着竹筐里圆乎乎的洋芋和翠绿的小白菜,我似乎已经闻到小白菜熬洋芋的香味。

  其做法非常简单,把洗净的洋芋切成块,小白菜切成丝。锅中倒入少许食用油,把切好的洋芋和小白菜一股脑倒入锅中翻炒一会儿,放少许食盐,最后加入水,盖上锅盖,而后用慢火熬。

  这道美味讲究的就是一个“熬”字。熬到洋芋的温厚与小白菜的清香完美结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算完美。快出锅时用勺子将洋芋挤压成雪泥一样,然后加点味精,倒点香油就大功告成了。小白菜熬洋芋吃的就是原汁原味,自然、清香。

  一个人的味蕾是有记忆的,味蕾记忆的背后就是乡愁。我的乡愁就是记忆中老家的洋芋窖和那些洋芋做成的美食。在那些背井离乡的日子里,梦中的我总在故乡流连。(刘旭 单位:延川乾坤湾景区)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