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品读《论语》
2025-01-06 16:34:1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第一次学习《论语》是初中的时候。课上,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并背诵课文,老师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那时,虽然感叹于先贤圣人的智慧,但对一个少年来说,背诵全文应对老师抽查,或将原文答在卷面上换取分数,似乎比静下心来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更为重要。

  然而,进入社会后,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我才渐渐发现,自己当初忽视的那些智慧,竟然潜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细节里。

  从品读《论语》中我学会了如何学习。在面对学习时要有“学而时习之”的勤奋,要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紧迫,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卑,还要有“不知为不知”的求真,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避免落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误区。我明白,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提升知识技能,更是完善自身品德和提升修养的过程。只有坚守初心,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大智慧。

  从品读《论语》中治愈精神内耗。在人生中,总会有孤独和迷茫的时刻,也会因为渴望被理解而感到疲惫,这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常常困扰我。但《论语》中的智慧,总能让我找到安慰与方向。“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启发我,通过行动去冲破眼前的迷雾;“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则提醒我,与其纠结于他人的看法,不如反观自身,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从品读《论语》中学会与父母更好地相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由于求学和工作不得不背井离乡,但时常与父母通电话、分享生活琐事何尝不是一种孝的表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让我更加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尽孝当及时,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时才后悔。而面对父母的不理解,“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提醒我孝敬父母不仅在于物质上的供养,更在于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包容。

  从浮躁中找到宁静,从困惑中找到方向。《论语》不仅是一本承载古人智慧的经典,更是一盏指引现代人生活的明灯。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三省吾身”,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心态完善自我,去遇见和成就更好的自己。(张妮)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