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我去故乡小河看望那熟悉的芦苇。河水不深,河面也不宽,但河中的芦苇密密麻麻,浩浩荡荡,挤挨着、簇拥着,装扮着一河两岸。
芦苇有的长在水深处,有的根部只是一池浅水,还有的扎根在河岸边。不管在哪里,它们都蓬勃聚力,昂扬向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到了这个时节,芦苇失去了往日的碧绿,长出了毛茸茸的芦花,可那摇曳多姿的风情依然不减。我站在河堤上远远望去,满目芦苇气势磅礴,一片连着一片,在平静的水面上变换着身姿。
风吹来,芦苇丛波涛汹涌,伏下又挺立,排山倒海的气势让人震撼。芦苇在风中轻吟低唱,不时发出沙沙声响。枝头芦花飞扬,白茫茫一片花海朴素静美,怡人心境,载着满河的清水,流淌出不可言状的神韵。
沿着河堤下一面斜坡,缓缓来到河道边,能够近距离看清芦苇了。顺应着自然规律和季节变化,芦苇叶子已全然变成了黄色。它一如既往充满自由的向往和生长的力量,在这一方水田里活得通彻、活得豪迈、活得大气。它们高高矮矮,粗细不同,姿态不一。经历了时序更替,水涨水落,芦苇枯黄中带着一份素净,质朴中藏着些许顽强。
芦苇大都抱团成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起面对自然界雨雪风霜,汲取水中天然养分,手拉手在水中唱歌跳舞,直到生命最终枯萎,芦苇都紧紧相拥。
顺着水岸边一排排石头,我到了芦苇深处。芦苇丛中往往有一小片开阔地,常常成为喜水动物游乐的天地。它们在芦苇丛中游来游去,嬉戏玩闹,有水鸭、有鱼虾,还有其他我叫不上名字的动物。
时不时还会有几只水鸟从远处飞来,一会儿落在芦苇枝叶上,一会儿站立在芦花上,一会儿又在水面上蜻蜓点水般起起落落。水鸟仿佛有心里话要对芦苇倾诉,就先用这种方式和芦苇亲近,从而增进彼此感情。我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它们的真诚交流,照样我行我素。我的观赏不受影响,它们的活动不受打扰,两相安好。
一河静水,满目芦苇,河中有苇,苇长水中。芦苇是思想的河流,把一份韵味、一份力量给予了河流。有它的陪伴,河流不再孤单、不再单调,芦苇也更加深沉厚重。河流和芦苇一起,合成冬日天地间的美丽画卷。
(靳亚娟 单位:西安市高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