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化学者狄马谈“陕北说书”
文/文锦玲王燕赵光务
西安音乐广播的《流金岁月》,邀请了新生代的“陕北说书”艺人高三小、高飞虎和文化学者狄马先生来到演播室,为喜爱“陕北说书”的听众朋友带来了一场耳目一新的“陕北说书”节目。
“陕北说书”在一代宗师韩起祥、张俊功先生的苦心经营下,曾经在战争年代乃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辉煌一时。
记得小时候六、七十年代,当时广播上经常播出的节目除了样板戏,曲艺节目基本上经常播的就是“陕北说书”。所以,生活在西安城内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对“陕北说书”并不陌生,甚至现在听来还有一些亲切感。
经著名的文化学者狄马先生介绍,我们了解“陕北说书”的渊源:
“陕北说书”说起来历史非常悠久。现在有文字记载的是在康熙9年在榆林府志里面的有一条记录,说在康熙9年刘地说传奇破迷离可听,可比江南柳敬亭。那就说明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距现在距今天有340多年的历史。要从更早的说起,是周代的有些采风官是盲眼人下去采集民间的诗歌,把民间采集的结果汇报到朝廷上来,非常类似于我们过去“陕北说书”的盲艺人走街串巷一边去说书,一边把朝廷的政策带到民间,同时把民间的意见信息反馈到朝廷,所以说这一点和“陕北说书”的形式非常像。
到了延安时期,有一个著名的说书艺人叫韩启祥。中央红军到了陕北以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韩启祥,毛主席非常喜欢“陕北说书”,并给韩启祥送了一把三弦,鼓励他用三弦去演唱共产党的政策,革命斗争的形式。
韩起祥当年编创新书的时候办了一个培训班,其中有一个叫张俊功,成为了他非常得意的徒弟。
张俊功在八、九十年代把“陕北说书”的形式进行了改变,容纳进了民歌、道情、眉户戏。所以说“陕北说书”在80、90年代曾经辉煌了一时。
但是进入90年代了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欣赏多元化了,电视、电台、各种 CD 音乐都非常普及了,“陕北说书”不像过去那么受欢迎了,但是仍然在陕北的一些地方庙会上,各种家庭喜庆、婚丧嫁娶宴会上也非常受欢迎的。过去的演唱都是些盲艺人,但现在大量像高三小高飞虎这样的文化素质高的健全的年轻人都加入到这个行列里。
“陕北说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注重临场发挥,说书人要会现编词,用“陕北说书”的行话叫做“即才”,就是即兴的编创的能力要非常强。这样才能应付各种各样的观众。
在演播室,高三小和高飞虎为听众现场演播了“陕北说书”的经典曲目《刮大风》。
狄马介绍到:“陕北说书”是分武版和文版,《刮大风》在“陕北说书”里面是个武版的代表,它的腔调用的是武打的腔调。
武版平时一般是用在打仗,老爷升堂还有在法场里面刮风,是一个很经典的片段。是十分的威武,雄壮的这样的一个片段,气势节奏都非常快气势很壮烈。
“陕北说书”的艺人非常了得,高飞虎和高三小在表演的时候,很多的词都是他们在直播室现编的,他们可以一边自己谈着三弦,踩着响板,还要给别人伴奏,还要会唱,而且他们可以置换角色。
在现场,高飞虎、高三小还为听众表演了“陕北说书”传统曲目《小两口抬水》:有一个大女子一十七,寻了个女婿刚九岁。两口结婚也同床睡,气的大女子嚎嚎嚎流眼泪。说是我的儿,不叫我为娘,睡到床上也光会尿炕;说是我的外甥,也不叫姨呀姨,睡到半天晌叫也叫不起。啊嗨……有一天两口去呀去抬水,婆姨长得这么高呀女婿这么低。踏出了家门便下坡里,婆姨把女婿朝前一推。井子上刚好有一堆泥,把小女婿杵在一个泥坑里。奔儿颅上杵起一块皮,嘴里头也吃了一嘴泥,杵得小女婿纠着嘴,拐转脖子悄悄地骂婆姨。骂的呀大女子生了气,抹下一个背带就打女婿。前沟里跑、后沟里奔,有那么个老汉倒把路挡着:我说你这个婆姨太不对,管娃娃就应该到你们家里去。再劝你这个小鬼不要调皮,好好去跟你妈往回抬水。你要是调皮来牛的嘴,你妈就不给你吃这点香东西。骂的小女婿生了个气,往转就骂这个老东西:老汉:我是她的丈夫,她是我的妻你为什么叫我把她叫妈哩?我打上个颠倒问一问你,你常就把老婆也叫妈哩?哎呦,我不知道嘛!骂的老汉顿了顿胡子扭了扭嘴:你看这倒霉呀不倒霉!早知道我今天不劝你,我63了吃了这碎娃娃的亏。这笑话取的就是旧社会,旧社会说起来也太不对。新社会、旧社会,新旧社会有对比。说起了旧社会瞎办法,老人不应把子女当成牛马。碎碎地女娃娃送给人家,这说的两口过么猴娃娃。不会摊些光景贪玩耍,小两口睡到被里头光打架,这就叫旧社会。说在这里我们算完哩。
据狄马介绍说:“陕北说书”的确是面临着许多的危机,许多有识之士包括说书艺人也想了许多的办法,比如说在内容上,它争取突破过去那种陈旧的、单一的办法,在内容上更加贴近了现代的生活,比如把现代的一些手机段子也编写到新书里面,在内容上更加贴近了群众的生活,在表演形式上吸收了陕北民歌、陕北道情、吸收了关中的碗碗腔、眉户戏,从腔调上更加丰富多彩了。表演舞台也从过去的炕头上、农家小院里,到现在的大饭店里,登上了大雅之堂,来到了城市里。到西安的一些茶馆、一些小饭店也开始模仿这种形式,这都是非常有意义、非常好的一种探索。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