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霖
教师罗兰一辈子没嫁,支边的时候,她从上海来到山水。山水是西部一个偏僻的小镇,多山少水。
年轻的罗兰温柔漂亮,普通话里带有甜甜的吴侬软语,一笑梨涡初绽,举手抬足间,散发着高贵的气质,学生们喜欢她,山水人喜欢她,她是山水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么优秀的一个女人一辈子没嫁,山水人不知道原因,只知道她把毕生的精力给了山水,给了学生。
有了罗兰,山水中学放了好几次卫星,先是她接手的高三首次有学生考进大学,接着就有学生走进了北大、清华。罗兰像一道光,照亮了山水孩子们未来的人生,制造着山水人想不到的奇迹。
在山水,不管她走到哪里,人们都会真热情地招呼她:罗老师,屋里歇歇脚,罗老师喝口水吧。这时的罗兰总会淡淡一笑,礼貌地说声谢谢,心里却温暖一片。那些纯朴的语言和真挚的眼神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马大强的父亲以前杀猪,自从生猪定点屠宰,他就开了一家卖肉的店面,生意一直不错,罗兰喜欢由他父亲分拣出来的猪骨,煲起汤来既营养又好喝。马大强是她带的最后一届高三学生,也是班里为数不多调皮又捣蛋的学生。马大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毛手毛脚,身体强壮,学习成绩一般。马大强不仅逃避罗兰的补课,还时不时在班里搞出一点恶作剧,逗引同学。那一届的学生很争气,几乎人人有学可上,只有马大强名落孙山。他父亲说,大强就不是那块料,跟着自己卖肉吧。
马大强当了爹的帮手,开始学习用刀剔骨、割肉,不管愿意不愿意,他拗不过他爹。马大强还多了一项任务,就是每隔两天要为罗兰送排骨,以前都是罗兰自己来买,现在由马大强去送。他爹说:罗老师是好人,不管孩子有没有要考上大学,做人要知恩图报。
按照政策,山水中学停办了高中。罗兰也光荣地退休了。学校为她举行了热闹的从教三十年纪念活动,很多学生都来了,他们手捧鲜花,描述着罗兰的好处,诉说着罗兰带给他们的转变。马大强在父亲的责骂声中也去了,不是他没有良心,是他怕看见以前那些同学,他们在大城市里生活,褪尽了小地方的卑怯。唯有他接替了父亲的职业,以卖肉养家糊口,虽说职业不分高低,可在他眼里,自己地位卑下。
山水在变,变得翻天覆地,山水人也在变,变得精明能干。戴上眼镜的罗兰不仔细看,就很难找到以前山水那可爱的摸样了。房前的小河,河边粗大的槐树,每到春天来的时候,槐花飘扬,整个山水荡漾在淡淡地香气里。现在什么都没了,小河干涸,房前屋后被开发成水泥楼房,山水以最快的节奏追赶着大城市的脚步。
罗兰老了,门房的吴老头第一个发现罗兰老了,罗兰拿报纸的时候总在问,有没有她的信件。她在等谁的信件?以至于每日都要打问,罗兰从来都没有这么啰嗦过,只有人老了才会啰里啰嗦。
天下雪的时候,山水显得异常冷清,街道上有几只找食的野狗,吴老头觉得屋里少了什么,至于是什么一时想不起来,他莫名地烦躁。看到夹在报纸里的贺年卡时,吴老头才想起来,罗老师好几天没打问她的信件了。以前,每到过年过节,罗兰的贺卡是最多的,老远看见罗兰,受到感染的吴老头都会自豪地喊一声,罗老师,您的贺卡,北京来的。可是后来,贺卡越来越少,罗兰的眼神也越来越失望。就这样,吴老师第一个发现罗兰出事了,罗兰死了。
罗兰死了,不亚于她刚来时制造的效应,山水顿时热闹了。罗兰是山水的名人,是给山水做过贡献的人,校方成立了规格较高的治丧委员会。考虑到她的学生多,追悼会设在了校大礼堂。
马大强没有接到治丧委员会的函件,据听说发出去的函件就达三百多封,都是罗兰得意的门徒,唯独没有他。不管他有没有收到,他都要去的。已经做了老板的马大强感激罗兰,感激她当年没有放弃他这个当年连父亲都放弃了的学生。
捧着洁白的鲜花,马大强心潮翻涌,两行热泪就流了出来。可是他却没有看见那些飞黄腾达的同学。他不怕自己地位卑下,不怕同学们、校友们耻笑他是个卖肉的,他只希望他们快快来吧,体体面面地为罗兰办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
冷冷清清的礼堂,素白的花圈,宽大的幕布上悬挂着罗兰的照片,那灿烂的笑容已成了记忆。
捧着孤零零的贺卡,吴老头不知道,当年那个漂亮文气的上海姑娘是怎么死的。据坊间传言,罗兰长期寂寞以致于忧郁而死……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