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感受魏长城
2011-10-17 02:55:49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文/赵培森
    九十年代后期,在沿108国道去韩城工地途中,不经意间发现路旁的一块标志——魏长城遗址,出于好奇,走上前去寻找观看。说实话,这段历史,不是很清楚,但也非全然不知。战国时,魏国有两条长城,一是西北的防秦和防戎长城(河西长城),二是西南长城(河南长城)。显然,当时看到的是前者,寻觅到魏长城遗址后,只有残垣断壁,一片凄凉的感觉,同印象中高大厚实的围墙反差太大,可以说没有留下多深印象。
    与万里长城相比,似乎魏长城要弱小得多、逊色得多。但魏长城比万里长城要早建140年,却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争霸,各国为了相互之间的防御,纷纷在其险要之地据险设关。公元前358年,在今华阴华山北麓朝元洞处,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沿长涧河西畔,北越渭河,穿沙苑地区过洛河,循洛河东岸北上,经党川村、党家窑、东高恒村、坞泥村、醍醐镇,沿洛河东岸至黄龙山南麓,转折向东,在黄龙县范家卓子乡境内有8公里遗址,再经澄城杨家庄北、袁家村南、赵家村南、城墙头而至于大浴河畔刘家河村,北隔大浴河入合阳县梁山南麓,自西向东穿过黄埔庄、甘井、杨家庄三乡镇进入韩城龙亭境内,从龙亭经三家村、新庄村、大朋、城北村、城南村至黄河岸边,全长20公里,共筑起全长约150公里的魏长城,用以来抵挡秦国的侵略。这道长城在当时御秦方面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可惜的是,最终并未阻挡住魏国惨败的噩运,一场场的战火,一次次的拼杀,最后化为一段段心酸的往事和悲壮。战争是残酷的,带来的创伤也是巨大的,面对一片狼藉、无数死尸、血流成河的现实,魏惠王不得不将其魏长城沿线的领土阴晋邑双手恭送秦国,秦国的版图也因此有了更大的扩充,并将阴晋邑改为宁秦县。
    二千三百多年过去了,完整的魏长城已不复存在。如今有机会站在魏长城的起点上——朝元洞,感受这段历史的沉重和秦风汉雨的洗礼,沿着魏长城走向,由南向北,脑海中想象着秦魏边境连绵的战事,仰看(其实大多数已无法仰看了)这幸存的几处遗址、烽火台和散落在长城脚下的瓦片砾石,这些遗址并未给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增添丝毫的色彩,反而让人更加痛恨战争,渴望和平,期盼祖国的长治久安。
    魏长城城墩遗址在秦岭北麓华山朝元洞西,西边与陇海铁路华山西站为邻,东边为玉泉院(华山门),朝元洞脚下是一条河卵石铺筑的旅游路,这条林荫小道宽不足3米,蜿蜒曲折,供游人散步、消遣,景色宜人,空气清爽,犹如天然氧吧一般,长涧河由此向北归入渭河。魏长城的源头就在这里,从其遗址可以想象,当年的魏长城宏伟壮观,气
    势非凡,在我国的长城史上留下了难以抹杀的一笔,它是战国时秦国和魏国的分界线。如今却成为残缺不全、杂草丛生,破败孤零的土垛,俨然像一个老龙头,向人们诉说着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旁边只有那繁忙的陇海铁路,东去西来的列车在身边来回驶过,向北张望,310国道、连霍高速、郑西高铁,还有陕西最早的公路老西潼路,东西并列走向,车水马龙,物流其畅,生机盎然,显示出三秦要道、八省通衢的真实写照。
    朝元洞门前的一对狮子,看上去除了年代的古老,形态很有趣,左公右母,一个是张着口,一个是闭着口,公狮张口注视来往信众,母狮闭口护子,表现传统社会男尊女卑、各司其职的特性。听朝元洞的道士讲,师傅的师傅一辈一辈传下来说,狮子应该和朝元洞是同时存在的,朝元洞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那么狮子呢?
    绵延的魏长城脚下,沉睡了多少历史人物,不得而知,但杨修这位汉相曹操主薄和秦苻坚宰相王猛则确实埋在这里,杨修谦和待人,才华横溢,满腹经纶、死于非命。王猛辅佐前秦苻坚,指挥若定,统一北方,文韬武略,却英年早逝。古往今来,才子失意,空怀慷慨,壮志未酬,多不胜举,实为可悲啊!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应该说,魏长城列为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申报,既当之无愧,又是秦人的心愿。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