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我与红宝书
2010-12-20 01:44:41来源:
分享到:
  字体:【
 近日,在清理书柜书箱中的书籍时,几本已经发黄的《乏主席语录》引起了我的回忆与沉思。
    在近七十年的岁月中,伴随我时间最长、读得最多、记得最熟的书要算《毛主席语录》了。从1965年看到1971年底,语录本跟随我长达七年,真正做到了“语录随身带,有空学起来”。270页内容我能背下来,可谓熟读熟记了。
    我第一次得到《毛主席语录》是1965年春,那时正在航校学习。为颁发红宝书,把当日的飞行训练取消了,全校召开隆重的授书大会。在庄严的气氛中,我从校政委手中接过了总政编印的红塑料皮64K红宝书,并代表学院上台发言。我手捧红宝书热血沸腾,激动地说:这是宝贵的武器,是飞机上的罗盘,是生活中的粮食,是照耀我成长的阳光。我要一辈子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后来我还专门为《空军报》写了首小诗:双手接过红宝书,眼前一轮红日出:大风大浪方向明,革命路上不停步。第二本《毛主席语录》是1968年1月在北京参加空军学毛选积极分子大会获得的红塑料皮烫金字的128K版本。第三本是1969年9月结婚时,由首长作为最高礼物赠送的。后来还得到比64K小一半的缩印本。“9·13”事件后,上级通知收交语录,我就把林彪写的“前言”和“题词”撕了下来,使“语录本”留了下来,第一本《毛主席语录》读的最多、伴我时间最久,用的也最多。带着它,在万里蓝天飞行,到兰考县政治野营,到郑州大学“支教”,到当地农村“支农”;带着它,参加各种集会,高呼“万岁”口号;带着它,在天安门广场前留影,在结婚仪式上是出节目。最难忘的是带着这本语录在京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接见。高举这本语录扯开嗓子高呼“毛主席万岁!”感到这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并情不自禁写下了:“手捧宝书进北京,眼前一轮红日升;领袖接见喜泪涌,登上幸福最高峰。”
    转眼40多年过去了,想起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红宝书年代和对毛主席的感情挺有意思的,真是达到痴迷、敬仰、忠心的程度。后来我到外地出差,发现不少文物摊上摆有各式各样的《毛主席语录》,真叫人啼笑皆非 。 把 当 年 红 极 一 下 文时的红宝书作为文物出卖,值得我们这代人深思。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