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张良庙的弯弯竹
2010-10-25 02:53:29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张翟西滨
    前不久,我有幸到汉中留侯祠张良庙一游。
    人到庙前,濛濛细雨已成瓢泼大雨,然而并未泯灭我的兴致,走进祠院,讲解员告诉我,张良庙位于秦岭柴关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相传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的张良,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就“激流勇退”,托名 “辟谷”,隐居于此。后人仰慕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高风,在这里建庙奉祠。因他曾封“留侯”,故名“留侯祠”,俗称“张良庙”。前庭后院,细看慢走,在一旁的庙院内,我看到一片弯弯竹林,只见竹林翠绿而茂密,搭眼看去与别处的竹林并无两样。当听到导游解说张良庙生长着奇特的弯弯竹,独此一处,别处难觅的话语,即顺着导游的指向仔细看去,奥妙缘于竹子从根部至上一米多高的数节竹干,长得是弯弯曲曲,拐来拐去,甚是个性、别致。而在其弯曲的上方则笔直挺拔,毫无异样。大家好奇地观看着弯弯竹的长相,还未等问及移栽他处种植会怎样的疑问出口,导游即说如果将此地弯弯竹移植别处,就会和普通竹子一样,不再弯曲扭拐。而且植物专家对此种现象,目前亦尚难解其中之缘由。嗬,仅一处独有,别无觅踪影。移植无二样,专家难定形。弯弯竹独有之奇,就成了稀罕物种。从而凸显其身价珍贵,又平添了些许神秘色彩,也成就了张良庙独有的奇特景观。讲解员说,弯弯竹之奇之谜,与张良处世的品格风范联在了一起。称之为张良灵气使然,弯弯竹曲直分明。暗喻张良为一代功臣,一生屈伸自若,曲直有度;胸怀韬略,功成名就;明哲保身,隐居而退的写照。我还听到另外两种解读:其一,南花园里最著名的是弯弯竹,如果形容这个人脾气倔犟的话,就说你是张良庙里面的弯弯竹,下面是弯的,上面是直的,有人说张良的一生就像这弯弯竹,大家知晓张良前半生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就像这竹子弯弯曲曲,而后半生功高至丞相,说
    明张良的高风亮节。唯
    独在张良庙,生长在院
    墙内外的迥然不同,院
    墙内的这种弯弯竹,其
    下部都是弯曲的,而院
    墙外的竹子则直立挺
    拔;意寓凡人在家里该
    弯腰则弯腰,在外面还
    是挺直腰板做人;倒是
    当地的传说听起来还有
    些道理。据说当年张良
    功成名就后,为了避免
    “狡兔死,走狗烹”的结
    局,就隐居于紫柏山中,
    在此种植了这种竹子,
    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竹
    子当然更通人性,很快
    就被仙气熏陶,对张良
    那种激流勇退,曲中求
    直的处世睿智,颇为理
    解,于是就有了这一竹中仙品——弯弯竹。其二,据说起名弯弯竹是因当地的老人喜欢用这种竹子做拐棍的原因。该祠庙处于深山密林,群山环抱,山民少不了下坡登高,每逢雨季,山路崎岖,泥泞不堪,总会自我护驾,靠弯弯竹当拐棍,支撑人们顺利前行。我倒不信这一传说,倘若这一说法成立,恐怕这片弯弯竹林,早已不复存在了。
    望着张良庙里这片难得一见的弯弯竹,我伫立于风雨之中,任凭雨水冲刷思绪:难怪社会上一些名人,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皆会见好就收,激流勇退,我似乎在此觅到了他们的人生真谛……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