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10-10-15 01:59:03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文/冯瑜
    柳青的《留住瞬间》书稿即将付梓,嘱我作文以为序,我是文字出身,与摄影本是报纸的两个行当,然与他同事多年,切身了解他的为人为影,乃慨然应之。报纸的摄影表现与文字不同,文字记者的褒贬之意,都在一词一句之中,激情澎湃也好,冷静分析也罢,尽在笔下春秋中淋漓尽致。而摄影则不同,一个固定的画面,不能通过详尽的文字去解析图中的内涵,只能通过对图片的理解去体验视觉的震撼,如今报纸已渐入读图时代,这种表现形式尤显突出。恩格斯说过一句名言: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话也正应验了摄影作品在阅读中的特殊性。记得多年前有一幅叫《纤夫》的图片,赤裸的纤夫背影特写,陷入肩背的纤绳令人震撼不已,舆论褒贬不一。赞美者看到了油黑的健康肤色和健壮有力的肌肉,是一幅歌颂劳动美的作品;痛斥者认为在当代文明社会中仍出现这样的劳动,是社会的悲哀,是劳动者的控诉。这充分折射了新闻图片准确反映报纸观点的重要性。一幅图片见诸新闻报端,须是旗帜鲜明,态度明确。观点暖昧则是报纸图片之大忌。在这个关键的视点上,柳青做到了。
    《留住瞬间》是作者多年摄影作品的集合和形成体验,题材广阔,人物众多。然观其作品,都体现了一个“人”字,充分表达了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这是新闻摄影作者的特点,所有画面都是人物的活动背景,向读者展示了各种场景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受奖罚的承租人》在改革开放初期承包国有企业,受奖者怀抱厚厚的钞票,脸上溢出受用的喜悦,挨罚者闷头吸烟,无脸见人;《抗洪抢险》中电力工人紧张而奋力的表情;《马戏团》中不解世事、不知父兄艰难的孩童的戏耍;《尼姑庵》里手扶窗栏向外张望的尼姑的无奈;《生活写真》里女人和儿童的亮丽;《枪决魏振海》中悍匪魏振海被绑赴刑场执行枪决时士兵警觉的目光……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元社会的浓墨缩写,读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进步,不由掩卷而长思。更值得关注的是书内所有人物均为 “草根人群”,从工地上的工人,到商场抢购洗衣机的市民;从闹粮荒的煤矿工人,到吃饱饭后在环城公园跳舞的中老年人;从关中农村传统的送葬人,到街头促销的俄罗斯女郎……社会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他们的成功、失意、快乐、忧愁、超前、保守,毫无掩饰地表现在这本集子里,庞大而复杂的“草根群体”,体现出作者浓厚的“草根情结”。
    作者柳青的这种“草根情结”,与他的人生阅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柳青当过兵、当过警察、当过记者,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有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去接触社会最普通的群体,久而久之,发现这个既庞大而又微小、既复杂而又简单的群体,实际上是一个最真实的世界,没有一丝的矫情与虚假。他们爱则爱得死心塌地,恨则恨得咬牙切齿,紧要关头大义凛然,利益面前却又锱铢必较,直爽与狡黠同在,抗争与忍受并存,亲情与财富缠绕,这样的普通民众,构成了这个社会的基础。作者的“草根情结”,就是试图通过他数年的积累,把这个群体的真实,用图片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还原我们一个繁华世界的真相。
    作者柳青现为 《陕西工人报》图片总监,来报社后脖挂相机已有20多年的光景。我那时在报社副刊部作文字记者,与他过从甚密,他对新闻摄影的执着精神常令我叹之不如。他那时很少在办公室停留,经常是长枪短炮全身披挂下厂入矿,数日不见人。回来时一身尘土,满脸疲惫,打个招呼就钻进暗房,出来时已是东方露晓。然后就是桌子上摊满了照片,细细的品味,他跑过的厂矿、区县,有很多我都没听说过。数年下来,他在各种媒体上发表的照片,长年积累下来的资料,也成就了《留住瞬间》厚积而薄发的充实基础,也正是他对草根百姓的关注和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深厚感情,才萌发了他用图片来表现他们生存状态的强烈欲望。
    “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就是《留住瞬间》给我的感受。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