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养 母
2010-09-29 02:19:20来源:
分享到:
  字体:【
(西安) 吕艳
    重阳节快到了,提到重阳便想起老人,我说的老人是夫的养母,现已故去。老人生前住在山西临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村子依山而建,顺着山沟沿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坡上的家家户户。这里的每一家都是土建的窑洞,拱形的门窗上都贴着雪白的窗纸,窑洞前的院落里种着几棵歪扭的枣树。村子对面的山坡上是一层层的梯田,每一块耕地都只有巴掌大小,由于天气干旱,只能种一些高粱、玉米和土豆。夫从小就是在这里啃着土豆长大的。想想那时的生活也是很艰苦的,可是夫说他的养母很是疼爱他,别人在吃调和面的时候,他总是有白面馍馍吃。自从和夫相识,逢年过节都是奔波在回乡的公路上。就连我的婚礼也是在这个小山村里完成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里的天那么清澈,我的小红袄那么鲜亮,我的婚房那样的与众不同——一孔极小的、雪白的窗子上贴满了红色剪纸的小窑洞。
    有了孩子,便想着让老人享受一下儿孙绕膝的快乐,于是带着周岁的小儿又回到了这里。记得那时老人的身体还算硬朗,她拄着拐棍站在一个高高的土塄子上,向我们来时的小路上不停地张望,看到我们来了就蹒跚地走下土堆,她身体略胖,步子走得很慢,那难以挪动的两条腿好像不是她的行走工具,而是她不得不带动的沉重包袱。她的脸色却很红润,笑容在她脸上绽放,每一条皱纹里都显现出难以掩饰的喜悦。她握住我的手,不停地捻搓着,再看看夫怀里抱着的孩子,不由得笑出了声,她紧拉着我,向山坡最高处的一个院落走去。一路上不停地有村民向老人打招呼,老人回应着,声音高亢响亮。
    到家了。三孔刷得雪白的窑洞,光秃秃的枣树,还有一个硕大的磨盘。碾子上稀稀拉拉晒了一些干枣,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院落里已经泼上水扫得干干净净。进了窑洞温暖无比,老人催促着赶紧坐在炕上,随手拉来被单围在我的腿上。孩子瞪着大眼打量了半天,看到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他,不由得兴奋起来,这烧得火热的炕在他看来就是无比宽阔平坦的天地,他不停地从炕的这一角踉跄地跑到那一角,并在高高垒起的被褥上翻滚爬越。老人坐在炕角只是不停地看着,不停地笑。
    太阳从早到晚都可以照到院子里,暖暖的,丝毫没有冬天的寒意。老人每日坐在院子里,看着孩子在那里手持高粱杆,赶得鸡群满院子地跑。时不时拿出几块糕点引诱孩子到她的身边,她便一边笑骂着“狗儿的”,一边把吃食送到孩子的嘴里。孩子就像一条滑溜的泥鳅,老人想就势抱一抱他,让他安静地在她怀里呆一会,可是他扭动着身子又跑开了,执着地撵着他的鸡群。
    瓦蓝瓦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几缕炊烟袅袅升起,将透明的天际渲染成灰白色,窑洞里亮起了白炽灯,橘红色的灯光透出洁白的纸窗。繁星四起,像无数撒落的珠宝,在寂静的乡村上空熠熠生辉。那一年我在山村里住了3个月,等到过完了年才离开。小儿长得很快,转眼已经比我高了,老人也因为她的病腿在两年前去世了。夫万分悲痛,在回乡的路上很少说话,只是泪水不时地爬上眼角。车拐进村口时天已经黑了,走近那熟悉的院落,不再是寂静,远远看见白色的纸幡,听见隐隐的哭泣。跨进院落一座幕布垂落的灵堂,灵堂前铺着杂乱的干谷草。老人的遗像挂在灵堂的正中央,那脸庞依然红润,依然慈祥,我跪在灵堂前久久地仰视。我看到了老人满足的微笑凝固在她的嘴角,她的眉梢。
    又是秋高气爽,菊桂飘香,每当看到那蓝色的天际,我便想起黄土深壑里的小山村,那里的天空永远都是清澈透明的,永远都涤荡着我的心灵。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