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上碾磨
2010-09-06 02:12:42来源:
分享到:
  字体:【
 上碾磨是先前乡村里的平常事。农民比不得居民天天吃“面面粮”,地里收回来的粮食称原粮,也叫毛粮,必须要经石碾或石磨粉碎,筛成粉才能下锅。旧社会,财东家田园百顷,骡马成群,又都有私家磨房、碾房。寻常百姓多是一个村庄或数户人家合伙用一台碾子或一台磨子。于是上碾磨就显得很紧张,人们往往为争先后而犯口角。记得那时,母亲每每于三更夜半打着灯笼,拎了粮食篮子去官碾房或磨房占位子,单等别家上完了,赶紧插空把粮食倒在碾子上,然后回家牵牛上碾磨。牛是老黄牛,到了碾道里,捂了按眼,搭上跟斗,吆一鞭子才慢吞吞地拽着碾子(磨子)转。一匝、两匝、十匝、百匝地永远没个完。母亲便把那碾盘上已经碾碎的粮食用戳瓢揽了,倒在薄篮里的搭于箩面坷叉上的马尾箩或铜丝箩里筛筛箩箩。母亲戴着铜钉针的手指碰撞在箩圈上的嗒嗒声很有节奏,伴随着石碾的咯吱声,使本该万籁俱寂的夜没了寂静。她将筛剩的未完全砸碎的粮食倒在戳瓢里重新搭在碾盘上 (或磨眼里)继续碾砸,如此一遍又一遍地反反复复,直到筛箩不下细粉,粮食全部成了麸皮方可。
    没有牛的人家,上碾磨就苦不堪言了。人抱了磨棍或碾棍艰难地推呀推,一整晌子也只能推三二升粮食。二叔最怕推碾磨,因为他有高血压的毛病,一抱磨棍就觉头晕目眩。他家的孩子那时年幼,人长的没有磨台高,帮不上忙。于是,每当我看到叔父一家在上碾磨的时候,心里就不是滋味,有时实在看不过眼了,便跑过去帮二叔推一阵子。上碾磨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原始而落后。历史前进,时代巨变,先进代替了落后。如今,乡村的石碾石磨已经成了陈设,快进历史博物馆了,但它留给我的却是辛酸的记忆。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