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寂寞边城
2010-08-09 01:08:23来源:
分享到:
  字体:【
 边城,原是一个叫茶峒的小镇。这里就是沈从文先生笔下《边城》所写的地方。小巷、石板路、吊脚楼、背篓以及酉水山歌,真的是天籁野趣,情韵无限。
    在长长的旅途中,从凤凰到茶峒,我有过一刹那恍惚,仿佛置身于沈从文文集里。其实,整个湘西,也就是装在先生心头的一本书了吧。就在漫长的旅程使人寂寞时,边城茶峒出现在视野——仍然古旧的老街,仿佛连时光也是静止的。
    穿过一个洞门,进入小镇。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这天正逢赶集。茶峒街上飘散着淡淡酒香。那满街入眼的,全是布匹、烟草、茶叶、五金、山药、禽鸟、篾货、瓷器和绣品之类,让人目不暇接。还有很多是我此前不曾认得的,如蒿子粑粑,荞麦粑粑……
    在小镇里徜徉,沿着青石板的路顺坡而下,来到河边。不知不觉来到古渡旁,山崖上有沈从文先生手书的“边城”二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洁白的雕塑。她,就是那个摆渡女孩翠翠了。先生写道: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的黑黑。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俨然图景中一道风景。如今,她便真的成了图景里永恒的风景了。风景里头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永恒的,美丽的守候……
    一艘游轮带我们上了翠翠岛。岛上杨柳依依,花木环抱,奇石嶙峋。岛上有几块巨石,上有黄永玉先生亲书的对联,诗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个美丽的忧郁的翠翠塑像,眼神忧伤,长辫子在身后垂着,脚边依着一条狗。等待?等待。这么多年了,那个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是没有回来。或许,或许明天他便真的回来了。
    《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可每每读起便会不由自主的忧伤,总是会触及到某根脆弱的心弦。是某个太阳温暖的下午的恍惚?还是有些无法把握的未来与人生?
    作为一种艺术的图景,它有永不褪色色的鉴赏价值,浓郁的乡土气息。但是作为真实,却有它无法承载的厚重。作为生活其中的人更是有着另外一种种苍凉。那些无奈,那些凄楚,又如何可以轻松笑对呢?
    接下来我们登上一艘小船顺流漂下。水面很静,似乎感觉不到它的流动。巨大的两架水车靠在岸边,缓缓转动着。这样的静里,仿佛能隔着一条江听到水车转动时的吱呀声。
    坐在船上,看见水边浣衣的女子,红的,紫的,各色的衣物在水里起起落落。还有水边洗发的姑娘,那柔柔的长长的黑发散在水里,绸缎般光滑地飘摇。便想,纵是再高档的美发城里,头发也是无法享受到这样美到极致的待遇的。
    经过拉拉渡口时,看见空中横着一道铁索,横贯船舱。不需用桨,只需拉这铁索,船就自然前行了。在两岸来来回回,从来也就不曾改变航向。我们的船就从这铁索底下钻过。
    沿途看见水边的吊角楼,一一呈现出陈旧的古色,有些斑驳。底下是石头堆积的台子。不过大多是改造的,多不见当年风情。自是比不得凤凰。
    在这静静的水上,看四周青山环抱,岸上赶集的人背着背篓在山道上匆匆返回。听船桨有节奏的激起水波。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需想,这样的时刻,已是灵魂最为沉静的回归了。
    溯江而上,我们跨过一座桥,就到达重庆的一个叫洪安的小镇。在这里吃了午饭,看了刘邓大军西南纪念碑又返回茶峒。
    这样的午后,依然是静。那样的山水间的宁静是能轻易使人沉迷的。我和清扬又要了条船,静静地泊在水面。不过这山水的静谧的确是迷人的,倒影深深,这水比起沱江又不知要寂寞清静了多少。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