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诗歌界出现“新红颜写作”现象
2010-07-23 04:21:40来源:
分享到:
  字体:【
 面对大量年轻知识职业女性在博客上写诗的现象,《天涯》杂志主编、诗歌评论家李少君提出“新红颜写作”概念,引起了诗歌界的关注。
    何为“新红颜写作”?河北年轻女诗人施施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去年11月,她开始在博客上写诗。半年多以来,她写了70多首诗,每发一首都有大量的读者留言,甚至一些知名诗人也成为她的“粉丝”。目前,她的诗歌博客已有三十多万点击率,其诗也随之迅速流传,并在《诗刊》、《诗选刊》等刊物上发表。
    “新红颜写作”的新现象在诗歌界引发了热烈的评论。评论家和诗人都纷纷对这一新名词的出现发表回应。
    在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湛江师范学院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张德明看来,“新红颜写作”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借鉴,远远超出前面的几代女性诗人。
    “回顾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舒婷、王小妮等女诗人在新时期的崛起,昭示着女性情感体验在当代新诗创作中的复活。”张德明认为,在继承关系上,“新红颜写作”与前几代女性诗人都 受 到“五四”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女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包括女权主义等等。到了“新红颜写作”,传承得更加彻底。“如今,女性诗人居然自己挑起了大旗,即使不一定成熟,但值得肯定。”
(钟华生)
美国媒体人出版《悠悠秦淮》
    “作为一个美国人,我自小就深受密西西比河两岸文化的熏陶,这种河流文明伴随着我不断地成长。为此我来到了也同样充满文化韵味的秦淮河边,去探寻其文明的奥妙……”2009年10月27日,美国人鲍博写下了他来南京的第一篇日记《初识秦淮》,17日,他所著“中
    国城记”——《悠悠秦淮》正式
    首发,图文并茂,展现了
    他眼中的秦淮河、他心
    里的南京。
    鲍博是土
    生土长的美国
    人,拥有10年
    的媒体工作经
    验,从事摄影、电影拍摄和多媒体制作。2003年,他来中国拍摄一部纪录片,首次中国之行就让他爱上了这片土地,并且待了好几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鲍博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张南京秦淮河的图片:桨声灯影中,宛若仙子的古装乐手正在画舫上弹奏乐曲,他立即被深深吸引了。去年10月,当他终于踏上南京的土地,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我去过许多地方,但南京确实让我感觉与众不同。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游览旅游景点,更可以细品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哪怕只是停留短短几个小时,你都能感受到这座美丽宁静的城市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对南京的第一感受,我想,其他游客对南京也会有同样的感受。”鲍博说。 (邢虹)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