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老林,您歇息吧
2010-07-12 01:17:01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刚刚入睡,电话骤然响起。我拿起电话应答,可对方却不说话。我正想再催促,那边传来了报社工会关文革哀伤的声音:“林积令不在了……”我惊愣了,一时失语,泪水便滚落下来……
    老林是老转,在工厂待过。1982年,陕西工人报复刊时,老林以稀贵的美术人才身份进了报社,算是报社重整河山时的元老级人物。我是1984年方进入报社的,当时是老林招呼的我,帮我找办公桌,领文具。我一看见他,心里就温暖。他长相高挑挺拔,白净阳光,脸上总是笑微微的,显得十分和善、平易近人。后来,多年与老林相处,深深感到,老林的确是个大好人,对所有人都很真诚很友善。大家也许讲不来他做的哪一件事最让自己感动,但许多年、许多不起眼的小好事、小关爱积攒下来,就让大家产生了一份感动,把他当作了一生永会挂念的亲人。
    老林一身多职。在报社,他当过美编、美编室主任、办公室主任、编委;在社会上,他是省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省新闻漫画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陕西省金箍棒漫画协会主要负责人。老林在报社干了近二十年,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兢兢业业,总是在不停地忙这忙那;他的办公室经常是客朋满座,多是漫画界的,不是在热烈地研讨什么,就是各自在安静地画着什么。
    老林一生最突出的成就是在漫画创作和培养漫画新人上。他十几岁时,就在纸上涂鸦,六十余年画画不辍。他一生创作美术作品三千余件,四十多件在全国或地方展览和大赛中获奖,不少作品在国外发表或获奖。他一手培养出来的漫画新人达60多人。他对业余绘画作者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在接受陕报、西安晚报记者联合采访时说:“我也是业余出身,深知业余创作的艰辛。人家通讯员给你投稿,支持你办报,你理所当然要珍惜人家的劳动。”他在报社当美编近二十年,业余作者有画作投来,没有一幅作品被他扔到一边 “永无下文”,用与不用他都要给个交代。要修改的作品,近处的他会把作者请到报社,当面商量改动;远的就电话或书信交流,或是他借出差机会亲自登门指导,很多业余作者都视他为恩师。1996年老林同志被评为全国工人报刊先进工作者、优秀编辑,全总宣教部和全国工人报刊协会给他的颁奖词是:“林积令同志以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勤勤恳恳搞好本职工作,他主编的漫画专版《玫瑰园》多次获奖。在已举办的十届陕西省好新闻评选中,他编发的漫画作品七次独领一等奖,多次获全国或省级奖。《玫瑰园》和它的耕耘者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 《讽刺与幽默》、香港文汇报等十余家报刊介绍,成为陕西工人报‘名牌产品’。林积令同志还热情培养作者,对来稿做到件件有着落,有些经他打磨的作品还被评为省级好稿。全国著名的职工漫画群体——《长岭漫画报》就是在他辛勤辅导帮助下成长起来的。林积令从小参军,学历不高,但他通过刻苦自学获得了陕西省职工自学成才奖。他创作的美术作品在全国性展览或大赛中20余次获奖,不少作品在港、台、日本发表,一次在日本获奖。”
    退休后,老林迁到夫人的老家青岛定居,他更是集中精力画画和传帮带漫画新人。在岛城这十余年中,他创作的漫画作品多次在全国或青岛举办的漫画大赛中获奖;在岛城开办的漫画班为岛城培养了不少漫画新秀;他还到中学作漫画讲学,批改稚童习作。直到生命之树轰然倒坍的前一天,还忍痛握笔创作。就在他去世前一两个月,他还在陕西工人报为他开辟的“漫艺琐语”专栏中,以现场看图谈得失的形式,给漫画新人传授自己的创作心得;在他去世后,河南的《漫画信息报》还在连载他的漫画作品和创作谈……
    老林是个勤快的能下苦的人。在报社,他算是社会名人,但他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他兼办公室主任那几年,报纸发行量达到了十几万份,经济状况很好,常常发东西 ,但每次发鸡鸭鱼酒米面油,他既舍不得花钱请搬运工,也不愿打扰其他同志,总是把在工厂时发的蓝大褂一穿,把那些东西亲自扛到四楼,一次又一次……
    他脾性极好。报社的人都没见他发过怒,没见他跟谁红脖子涨脸说话。不论别人有道理没道理,他都会好好说话。至今我还记得这样一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时改革开放已快十年了,但一些领导仍以蓝黑灰着装为革命。一天省总一位领导碰到老林责问他:“你咋能让你儿子穿红衣服呢?”老林笑微微应答:“好,我说说他,不让他再穿了。”后来,那个领导又找到老林责问:“你咋能让你儿子烫发哩?”老林仍不急不躁,笑微微地说:“不是娃烫的,那是自来卷。”真有一种高人的风范。
    老林对报社的爱令人眼热。他初到岛城居住时,看不到陕工报,他就每隔一两天搭车到青岛市图书馆去阅读。后来报社热心肠的小关给他寄报。一张陕工报,他总是翻来翻去看几遍,末了总是说:“看来看去,还是俺们的报最好看!”
    这次他病得那么重,曾多次回西安看病,却不告诉报社任何人,怕同事们知道了难过、受惊,说大家工作都很忙累,给大家心里压个事不好。他很想念报社职工,有两次他都走到报社门口了,看了看报社的门脸,看了看报社办公楼的样子,却悄然离去了。老伴说他,你整天念叨报社的人,到门口了你就进去看看么。他说,你不知道,报社人整天忙得很,我去了,就会打扰大家。
    三个月前,他的生命已到了医生所判决的最后期限了,他想见同事们最后一面,便来到报社。但他仍像过去那样,显得那么喜兴、阳光,一进门就一个一个地叫大家的雅号。说上几句话后,就说你们忙,你们忙,我就不打搅了,大家拦都拦不住。他走后大家都说:“咦,老林看起来没变,仍跟十多年前一样,白净、喜兴、健康,真是好心态就有好身体啊!”大家都被他深厚的用情给蒙蔽了……
    那天,陕西工人报漫画专版《玫瑰园》要出整版纪念漫画大师华君武的文章。华老与本报交往甚深,这位漫画界泰斗多次将佳作拿给本报,支持本报工作,还为本报漫画专版题写了栏头。我们觉得这个专版不能不说说华老扶掖地方行业报纸,亲笔题写栏头的事儿。而这个事的来龙去脉只有老林清楚。我就找到老林的手机号和他青岛家里的电话,轮流拨打,可总是没人接。一直拨到了天黑,电话里传来的都是“无人接听”的提示语。后来接到小关电话,知道老林竟已于下午两点去世!而我,在老林已去了天国几个时辰的时候,还到处找他,要他给报社干活……
    老林,您累了,我不再烦劳您了。您好好歇息吧!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