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常想起那小镇
2010-03-24 01:40:00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小镇有个很优雅的名字——流泗,和所有的江南小镇一样,一湾碧水温柔地环抱小镇。我几乎所有的儿时记忆都在那里,那是一个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小镇其实是我的第二故乡,小时候跟着母亲在那生活了六年。母亲在集体工厂做工,父母两地分居,大部分时间都是母亲一个人带着我和妹妹过活。印象中的小镇是破旧的,基本都是民国时期留下的老房子,除了工厂的厂房和职工的单元楼。但是小镇却是充满生机的,每天早上街上都是熙熙攘攘的,夹杂着商贩们有韵味的叫卖声,热气腾腾的早点和着急赶着去上班的人是小镇早晨的主旋律。对了,也不能忘记在港口摆渡的艄公,急着去洲上办事的人得抓点紧了,凑齐了一船人,艄公就吆喝一声,熟练地抄起双桨划了起来,不一会,小小的乌篷船就消失在水天交际处。
    小镇其实真是挺小的,街坊们几乎都彼此熟识,我们这些小孩也都是打成一片,那时候流行武侠剧,我们也就效仿电视剧的做法,几个死党有模有样地结拜成了兄弟,还真歃血为盟了。那时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去厂里新建的商品楼工地上玩,最受欢迎的游戏是比谁胆大,我们嘴里念着“天灵灵,地灵灵”,然后就从高高的脚手架上跳了下去,谁不敢就是胆小鬼,大家都不和他玩。那个年代,物质还是很匮乏的,我们没过多的玩具,但是我们都挺开心的,大家一起丢沙包、打弹珠,现在的孩子一个人玩一堆的玩具其实也挺可怜的。
    我们的学校就坐落在港口边一大片荒原上,我们一群淘气包经常趁艄公不在的时候解开缆绳,然后就泛舟港上,大家都争抢着要双桨,打闹声洒满了水面,艄公闻声赶来,总是气急败坏地喊我们回来,我们也总是集体在远处给他扮鬼脸。学校旁边有个小食品厂,我们经常跑去假装帮忙,然后大把往自己裤兜里塞吃的,老板看到了也就笑笑,估计我们的裤兜也不是很大,每次都带回去给弟弟妹妹们吃。
    不上课的时候,我每天都有一个习惯,从小镇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走过小港上白色大理石的拱桥,穿过阴暗狭小的小巷子,当然也度过了我的童年。史铁生说过:“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我常常倚在桥栏杆上静静听音像店里放的《小城故事》,小小的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时也并不知道邓丽君,只知道歌声太有味道了。那座桥上有我很多忧伤的记忆,父母有段时间不在身边,我和妹妹就和外公一起过,每次听说父母要回来时,我们都会跑到离家很远的桥上去等,经常等到万家灯火的时候,我们就那样吹着冷风静静站在漆黑的夜里。
    我和妹妹前几年特意跑回去看了小镇,可是物是人非了,小镇落寞了,四牙王、胖子家都找不到了,隔壁的老奶奶、老爷爷也去世了,街坊们都换了一批,我们的老房子还在,可是不再是我们的家了。我们失望极了,我想我们找的不是小镇,我们找的是失落的童年。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