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秦岭有72峪,而沣峪是最寻常的一条峪,敬业寺也是无数古寺中寻常的一座。
我们是大年初二来到沣峪口敬业寺的。这已是我第二次来了。
雾蔼迷茫,冬天里铅灰色的山和铅灰色的天,上山时间已是下午4点。实在不是一个登山的好时间和好天气。
感冒一个多星期了。而我,也正是人生转折迷茫失意之时,身体不适之日,仿佛也不该有欣欣的游兴。
心不在焉的我上着山。
已经到半山了,虽然体力不支,我却毫不畏惧,要知道,很多更高的山我都是背着孩子上去了。病着又怎么样?山高又怎么样?陡峭又如何呢?毕竟我是喜欢山的,不仅仅因为自小在山里长大,爬山上学,爬山去买冰棍,甚至爬上山去游泳(我们那里游泳池建在山顶)。还有我和山的感情是不一般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无边无际的城市久居一个月不见山,我总感到自己在逐渐的枯萎,心情抑郁,举止懒散,恍恍惚惚,无所适从。
尤其是春天,一日之内变幻万千的成长中的山,更令我牵肠挂肚,不知这一场雨下的,山又绿了几许?花又红了几多?水又青了几何?就像牵挂自己的知己老友一样。
我从前的理想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今,匆匆的读了很多书,行了不少路了。回过头只看见两个字:浮华。华山,去了三次了,一回比一回路宽,一回比一回人多。峨眉山,香火旺盛,人声鼎沸。嵩山上的树所剩无几,而进山却要排队了。
过尽千帆,捡尽寒枝后,发现畅游一座座小小的秦岭山麓的乐趣并不亚于游历名山大川。
敬业寺的好,还在它不动声色的家常,寺庙的和尚有的在烧香,有的在打羽毛球,有一位竟然坐在山门口放声高歌!这一副图景是我平生所见最人性最有意思的画面之一:大年初二,一位古装的黄袍僧人,坐在陡峭的山崖绝壁上,兴致盎然地怀抱着吉他,津津有味地翻着乐谱,旁若无人地纵情歌唱,他有帕瓦罗帝的美声,音色嘹亮高亢,情绪饱满深情。壮阔雄劲的歌声穿透空谷幽壁,在万仞千崖间回荡,这是我平生听过的最有感染力的歌声。
不禁回忆起有一年在张家界毛岩河漂流到一处幽谷,旖旎风光,秀峰林立。忽然传来袅袅的合唱,是另外一条游船载了一船的音乐老师,他们尽情尽兴忘我地歌唱。袅袅的合音隔了山隔了水听上去婉转旖旎,随潺潺碧水幽幽青山百转千回,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想不到在这里又偶遇异曲同工的天籁之音。像一场可遇而不可求的无限完美的浪漫邂逅,真是不虚此行了。
又想,其实听过多少场正襟危坐的音乐会,参加过多少流光溢彩的歌舞盛会,都没有这样的动人心弦。也许这正是大自然的魅力,无论在哪里,人们都是做作的,表演着的,戴上不同的面具应付不同的场合。只有在自然面前,人仿佛面对了自己的内心,会从容放松地真挚歌唱,才会有着真实可爱的表情和表现。想起我的4岁小儿学照相,居然每张都很精彩。人物表情抓拍得比老摄影师还生动,很打动人,仔细分析不是孩子水平的问题,而是人们面对孩子是不设防的,谁面对4岁小孩的镜头会带面具呢?谁不是展现自己最真实最美好的表情面对孩子和她的镜头呢?
下山了,又与一行色匆匆的黄袍僧人擦肩而过,他是谨慎威严、步履矫健、目不斜视的。这又是敬业寺修行律宗的僧人们的另一重个性了。
总之,敬业寺是一座平和的、素朴的、既有寻常烟火气又弥漫着文化气息的古寺。这正是它的个性魅力所在了。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应如是。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