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对黑夜充满了恐惧。
那一团团的黑雾,带着阴风咆哮的面具,如地狱里爬出的幽灵,魔鬼般挥之不去。因为害怕,每到夜晚,浑身的汗毛就会倒立起来,快速的心跳让手脚发凉。
我知道,这是因为听鬼怪故事、看手抄小说的缘故,而这些又是我们孩童时的共同经历。
因为害怕,便不敢一个人上厕所,也不喜欢听到爸爸妈妈的使唤声,不敢将自己的双脚放在床下,害怕下面会突然伸出一双僵尸的手,或是血淋淋的人头来。我和妹妹大气不敢出,各自钻进被窝里,将身子裹得严严实实,即使汗流浃背,也不敢露出身体,害怕被“鬼”抓了去。
我们的行为终于惹恼了爸爸,他气呼呼地教训我们说:“哪里有什么鬼?全是自己吓自己!”
他这样说不但没有减轻害怕,还更加剧了心理折磨,除了夜,我们又多了爸爸的怒吼声,他会有意识地叫我们干这干那,在漆黑的夜晚!那年我十一岁,总是咬紧牙关装作若无其事,上厕所、洗脸、刷牙一切照旧,其实我害怕极了,去给爸爸妈妈拿东西时,没人的房间我连眼珠子都不敢乱扫,揪紧了心干完事情,马上小跑着钻进被窝。
而妹妹仿佛更为胆小些。爸爸在家,她也不会装样子,硬说害怕,不敢去没人的房间,不敢去洗脸上厕所,不敢倒水喝。一气之下,爸爸就把她拉到山后的坟包前,说要锻炼她的胆量,然后丢下妹妹,不管她怎样哭喊,怎样求救,硬是撇下她一个人走了。九岁的妹妹就一边惊恐万状地哭喊着紧追其后,一边稚嫩地哀求着:“爸爸,等等我,我以后再也不害怕黑夜了!”
夜的黑暗,加上爸爸近乎冷酷的严厉让我们更加害怕。长大后,每次谈起那天晚上的事情,妹妹仍会泪流满面。而他的出现,却悄悄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夜”不再恐怖,而更多的是一份恬静,一份属于自己的空间。
下班后,黄昏将至,他拉我去爬山。
我们找一片草地坐下来,微风轻拂脸面,长发飘逸,凉爽清透,再做一个深呼吸,那淡淡的泥土气息、淡淡的花草香味,还有那七彩的晚霞,一切都是淡淡的,一切都是香甜的,抬头看时,不知什么时候月亮已爬上高空,星星眨着眼睛,翠绿的树,微黄的草,振翅想飞的山脊,真美啊!
我说,原来夜色还那么美妙!他说,别出声,仔细听,你会听到夜的声音!
“夜”还会有声音吗?我好奇地等待着。
当宁心静气的一刹那,世界突然变得鸦雀无声,只有血液流动的嗡嗡声,我有些紧张。
他说,你听到什么了吗?
我说,有风的声音,有吱吱声,还有青蛙的呱呱声。
他点点头说,对了,所有的昆虫都能发出声响。你听,这是蛐蛐的叫声,这是蚂蚱吃东西的声音,那是蚯蚓的,那是田鼠的……
真是太神奇了,虫子会发出不一样的声音啊,我还是第一回听说,就连蚯蚓也会叫,真是不可思议!
“不要说话,你只需要静静地听,这可是大自然恩赐给我们的交响乐啊,专场的!”他很陶醉,好像很有学问,到底是国防大学的高材生,我想。
我依偎着他,退去了一丝凉意,感受到一份温暖,有爱的呵护,夜色竟是如此心旷神怡!
于是,就有了灵感,一首歌
从我的脑海中涌出:
雾影拂动/新月
飘摇/化做沉重的翅
膀/抖动寂静的山
梁/你说,那是夜的
交响/坐下来,它会
拍打你的思想/真的
吗?秋风吹过的原野/一个个天才的音乐家/羞羞答答?竞相登场/夜幕下/萤火虫闪亮灯光/我们听蟋蟀的颤音/闻青蛙的对歌/还有蚯蚓的舞蹈/树也动,草也动/砰砰跳动的心/传递真情/品味夜的回音/默契/如心动的感觉。
是啊,夜是那么美丽而又那么深邃,尤其是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只可惜,后来我们搬迁了,喧嚣的都市,已无法品味到那份清醇与惬意,那么,就让它成为昨天的记忆,与诗同行!
后来,那首歌被取名为《夜之声》,并在报刊上发表了,我知道,那是一对相知相爱的人用心灵写成的歌。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