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开始迷恋恐怖小说
“她是个诡异奇才,在她的作品中,经常有出人意料的情节,让人瞠目结舌的结局。令你不敢看,却又忍不住要看。”22岁的瞿静是杨雁粤的同班同学,虽然很害怕鬼故事,但对杨雁粤的作品,她读起来欲罢不能。 “她的创作大部分取材于身边发生的人和事。”
11日,记者看到杨雁粤的《西夜怨伶》在某网上的点击率有百多万,而她发表在网络上,将于明年2月出版的 《凝华学园捉鬼奇谈》的点击率更是逾两百万。 “读者的支持对我是很大的鼓励。现在,我每天不写就浑身不自在。”
杨雁粤说,她的恐怖之路可追溯到五岁。杨雁粤由爷爷奶奶带大。在丰都县民政局上班的爷爷在孙女两岁多时,开始教她读书认字, “奶奶则要求我每顿饭前必须背诵一首唐诗。”五岁的小雁粤已可独立阅读短小文章。爷爷的邻居,家中藏书数千,尤以科幻、恐怖、推理小说居多,小说中的鬼怪、悬念和奇异的情节吸引了小雁粤, “越是恐惧越喜欢,小学五年级,我编写了第一篇王子和公主的童话故事,姑姑成为首位读者。她的赞许和鼓励让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从此,节省早餐钱购买的连环画中的人物,成了小雁粤创作中的主人公。 “我将连环画的人物描画到笔记本上,再在图下配上自己写的故事情节。”
一年出版三部小说,同学
成恐怖故事的人物
2005年前,杨雁粤一直靠手写。因搬家,堆积如半人高的样稿散失了。这让杨雁粤遗憾。
初中,杨雁粤就有创作小说的冲动。“最开始,我以写推理小说为主。”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在杂志上发表,杨雁粤成了同学中的名人。一同学提议后,大家纷纷要求她在作品中使用自己的名字。“从此,同学的姓或名就成了我故事中人物的姓名。”至今,她初中时的两个同学杨飒和李幽是杨雁粤作品中出现最多的两个名字。
网络写手云集的今天,快速成名已是奇迹,能被出版公司相中连续出书更属不易。杨雁粤的成绩让人羡慕,她的实力也不得不让对手折服。
2006年12月,杨雁粤出版自己处女作《百夜》。该书讲的是四个刚刚高考完的高三女生在宿舍点亮百根蜡烛,相互讲述鬼故事,每讲完一个故事,熄灭一支蜡烛,向读者展示了一连串恐怖、怪异的鬼故事。
“当时是突然接到出版社的约稿通知,其时正值炎热夏季,我也准备计算机二级考试。”为了按时交稿,杨雁粤每天写到凌晨2点,坚持写4000字。“整晚,我的思维里就只有鬼怪、精灵的影子。”一个月时间,她硬是按约完成了12万字的长篇恐怖小说。
“习惯成自然,现在,我依然会在从晚上10点写到凌晨2点,如果哪天想偷懒,浑身就不自在。”为了不影响室友和写作方便,杨雁粤请来木工师傅,在床上做了一张可以摆放笔记本电脑的木桌,那里成了她幻想、创作恐怖故事的“根据地”。
理想是当老师
七位室友既是杨雁粤的读者,又为她提供创作素材。每当她灵感停滞之时,室友就会开动脑筋,为其讲述发生在她们身边或听来的古怪事。
杨雁粤坦言,写恐怖小说只是她的业余爱好,“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
明年杨雁粤大学毕业,如今,她开始找工作。45岁的谭美蓉和丈夫希望女儿毕业后有份稳定工作,业余时间搞搞创作,“全职写手压力大,既苦又累。我们希望她没有生活压力。”(董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