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携新书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26日上午来到北京图书大厦签售。他还表示,高中语文课本中的《鸿门宴》少摘选了前面的42个字,是“误人子弟”。不过这一观点遭到另一位《史记》研究专家韩兆琦的反驳,他认为从哪里节选不是关键,关键是教师讲课时要结合当时背景。
新书加入项羽失败分析
《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除了收入他在《百家讲坛》里关于《史记》的讲稿外,还加入了自己在节目中没有来得及说的一些内容,其核心便是项羽为什么会失败,还有哪些人对他的失败负有责任。
当日的签售从10时开始,开始前图书大厦的地下车库就排了好几折的长队。王立群与一个读者握手时问他:“你的手怎么这么凉?”读者告诉他自己早上5点半就来排队了。4小时中,王立群共签售新书4200余本。
王立群目前正在忙着录制《百家讲坛》的秦始皇系列,他透露在节目中专门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讲秦始皇到底是谁的儿子,而为了研究这个课题,他曾经8次来到开封当地医院的妇产科,希望用科学的方式解开此谜底。
高中语文课本误人子弟
日前,王立群还向记者表示,高中语文课本和教学辅导材料长期对《鸿门宴》存在误读,因为教材节选就错了,少选了42个字。原文在“沛公军霸上……”之前还有这么一句:“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在王立群看来,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是其政治上的幼稚,而其集中表现就是鸿门宴。缺少的这42个字,是说明项羽政治幼稚的最关键的话语。王立群建议应该在语文教材中补上这些话,重新阐释,“不要误人子弟,不要再蒙孩子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史记》学会名誉会长韩兆琦并不赞同王立群的观点。他说这段故事从哪儿选都有自己的道理,《鸿门宴》只是一个故事,可信度和真实性有多大都不得而知,研究者不能一头扎进去出不来。而历史应该越粗越容易真实,越弄得细越是讲故事的人编的。 (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