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灵井考古发掘队领队李占扬说,灵井头盖骨用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为距今8万-10万年左右,是研究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时段,可望为东亚和我国现代人类起源提供直接证据。
当今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有两大热门课题:一为人类起源,另一为现代人类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已成共识,因非洲发现从距今400万年至几万年的人科标本达数百件,且演化关系清楚。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 “非洲起源说”。国外一些学者根据化石特征、年代测定及遗传学研究等,提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都是非洲早期人类的后裔。根据这一学说,中国的北京人等在约20万年前消失,现代中国人及其中国的晚期智人,如柳江人和山顶洞人等,都是来自非洲的人类的后代。
二是“多地区进化说”。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现代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一步步进化而来的。中国不仅发现了800万年前、比非洲古猿更“靠近”人类的腊玛古猿头盖骨化石,还发现了200万年前的巫山人,80万年前的蓝田人,20万年至70万年前的北京人,10万年至20万年前的辽宁金牛山人,1万年至4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等。
但这个进化体系却存在着关键缺失:没有5万年至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而这一时期恰恰是“现代人”起源的最关键时期,即“非洲起源说”推断非洲智人走向世界、取代各地早期智人的关键时段,这个衔接若不能填补,就难以肯定在此以前中国大陆上的古人类就一定是我们的祖先。
此次发现的“许昌人”恰好被断代为8万年至10万年前,弥补了中国现代人起源研究的最重要“缺环”。
“人类头盖骨化石有300多个测量点,能够提供人类容貌、体质、骨骼等丰富的信息,因而在研究人类起源研究中比其他肢体化石的价值更大。”李占扬说。 李占扬说,“许昌人”的身份可能有几种,一是从北京猿人一直延续下来的中国人种中的一环,二是从非洲来到亚洲的非洲人,也有可能是两个人种进行杂交后的“新人类”。我国专家经过多学科研究倾向于第一种说法,不仅是因为头盖骨信息含量的一致性,而且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都是本土文化面貌,少见外来因素影响。
“当然,研究刚刚开始,‘许昌人’的真实面目会逐步浮出水面。”李占扬说。 (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