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员发现,规模如四川大地震的强震发生之后,可能在地球的另一端引发地震,几率高达95%。
这意味着,人们有一天或许能在地震发生后,更准确地预测余震的频率与强度。
据新加坡 《联合早报》26日报道,美国一组地质学家的研究发现,自1990年至今,在15个强度达7级或更高的地震当中,有12个地震所产生的表面波导致一些遥远大陆也发生较小规模的地震,尽管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完全不同。
此项研究结果刊登在英国的《自然—地球科学》期刊中,不过,四川两个星期前发生的8级强震并不包括在研究范围中。
研究员之一的帕森说:“我们都知道表面波会移动。但是,多数科学家以为,这些因动态引发的地震是属于特别情况。但事实上,它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在发生,这是令人意外的。”
他举例说,2004年12月,印尼苏门答腊发生大地震后,随即在一些遥远的地方如美国(阿拉斯加州与加利福尼亚州)和厄瓜多尔引发地震。
该研究指出,虽然由远处地震所引发的地震强度不会太大,一般介于3至5级之间,但它也可能会比之前发生的地震更为强烈。
早前有研究发现,过去25年,有8起强度达7级或更高的地震,随后引发了更强大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