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胡世庆写出《中国文化通史》
2008-08-22 09:23:19来源:
分享到:
  字体:【
  涉及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生活、学术、宗教、科技、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和图书文献、少数民族以及中外交流等编目,第二次修订后的最新版《中国文化通史》近日将出版发行。这部洋洋百万字的文化巨作,是绍兴农民胡世庆倾注了20余年的心血完成的。
    胡世庆是绍兴湖塘街道西跨湖村农民,因家境贫寒,没念完初三就辍学了。但这并没有打消他读书的念头,除了博览群书,还结交不少学者,丰子恺、于立群等名家都成了他的师长。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因研究《红楼梦》出了名,被媒体称为“农民红学家”。
    因早前帮别人整理过中医、文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稿,胡世庆渐渐摸索出了撰写学术专著的方法。1986年他萌生了写一本文化工具书的想法。
    从这以后,胡世庆花了10多年时间对中国的文化历史进行梳理。“在这10年间,他每天唯一的工作就是坐在书桌前,读书、摘录、考据、写作。”胡世庆的妻子董学文说。
    有一次,胡世庆在写到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时,正好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一则关于马圈湾纸的考古消息,说据考证马圈湾纸制造术早于历史记载的蔡伦造纸170年。为弄清纸的始造到底是在什么年代,胡世庆接连给有关专家、学者发出10多封信,回信意见不一。胡世庆就不断询问、整理和归纳,短短百十字,就迁延了好几个月。
    1996年,84万字的 《中国文化通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但胡世庆并不满足,几个月后,他又拿起放大镜、直尺、红笔,对书稿进行逐字逐句的校订,又花了10年时间增加了3000多条脚注,对书中所述有关内容,注明出处,作出更具体的解释。同时他又从各类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进行补充。此外,书中涉及到的地名如发生变动或被取消,他也会及时进行修改,而这些资料的获取,就靠胡世庆平时的细心关注和了解。
    修订的工作一点也不比写书容易。经胡世庆修改和增补,《中国文化通史》从80多万字变成了120万字。记者在胡世庆的书房里看到了大量的修改资料,每一张原稿上都划有很多笔直的红线,旁边用黑笔注明哪行哪页哪句话需要修改或补充,每个字都工工整整。
    修订《中国文化通史》期间,胡世庆有过很多赚钱的机会,但都放弃了。“写一本书,不难,但要写好不容易。我还将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用一辈子来写好这一本书。”胡世庆说。 (刘慧 曹小波)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阅读推荐
热门图片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