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九届深圳读书月上,读书界专家对2008年十大好书进行评选,并总结出十大阅读热点。其中,由于金融海啸来临,宏观经济类图书热卖,以最高票数成为公认的最热点。
■热点一:金融海啸降临,
宏观经济类图书热卖。
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使得相关
图书持续热销。金融普
及类读物成为人们了
解经济形势恶补
经济知识的首选
途径。这场突如
其来的风暴不仅
使人们意识到了
解经济知识的必要
性,更去芜存菁,使大
家的目光从杂乱的投
资实用型经济书转到了理论型的经典读物上。
■热点二:以改革开放30年为内容的图书集中出版,并在市场上形成热潮。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各大出版
社争相出版以此为题
材的书籍,内容涵盖
经济、政治、文化、社
会等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的重点行业和领
域,品种繁多,风格多
样,令人耳目一新。
■热点三:重新
“发现”民国学术专著,
经典著作大量重印。
最近出版界出现一个
新现象,即民国学术
的复兴。虽然之前也陆续有不少民国学术著作被出版,但似乎主要集中在文学、历史等领域,而这次偏重社会科学。如陈衡哲的《西洋史》,萧公权、张君劢、钱端升先生的著作,都成批地出版。这些著作的重新出版,使我们衔接上一个伟大的学术思想传统,更有助于思考中国学术思想的渊源。
■热点四:茅盾文学奖网上引起热议。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揭晓,贾平凹的《秦腔》、麦家的《暗算》等几部作品获奖,这样的结果在网上引发了大量的热议与争论。
■热点五:汶川地震,书业凝聚人心。
“5·12”汶川大地震让举国上下震动,地震发生不久,从国家到地方的作协文联等机构就组织作家赴灾区采风创作,各出版社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这一类书的出版上。这次的出版热潮来势汹汹,多以报告文学、救灾纪实文集、诗集的形式出现,成为全体中国人在2008年最感人的共同记忆。
■热点六:美国大选揭开谜底,奥巴马图书扎堆出版。
奥巴马作为美国第一个有色人种总统毫无悬念地当选,使得美国大选第一次在中国形成出版热点。早在竞选期间,各出版社已经纷纷推出关于奥巴马的传记作品,而大选揭晓以后,更把“奥巴马图书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热点七:“身心灵”类图书因市场需求成为阅
读热点。
近年关注人们心理问题的图书受到
追捧,2008年,情感
类书成为人们自我治
疗的最初级工具,而
今年关注健康的养生
书也延续了前两年的
高潮。
■热点八:奥运图
书热随着奥运圣火点
燃达到顶峰。
随着奥运圣火的点燃,
图书市场的奥运竞赛也在
2008年达到最高潮。据统
计,从2001年至今,全国
共有300多家出版社参与
奥运图书的出版。历
史、经济、文学、儿童、
工具,甚至励志生活
类图书林林总总,但
质量参差不齐,图书
扎堆跟风。
■热点九:网
络文学十年,出版
成绩不容忽视。
网络文学代表
《第一次亲密接触》
发表至今已十年。从
“榕树下”到“起点”、
“红袖添香”,从李寻
欢、安妮宝贝到当年
明月、天下霸唱,网
络文学已经历了十
年成长,它关注点击
率,成为文学速食生产
线上的一环,但却越来越
不容忽视,因为它赋予我
们每个人书写的权利。
■热点十:《德川家
康》畅销成谜。
今年的出版界较为平淡,然而《德川家康》绝对是其中的一个亮点。它的热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莫名其妙。这套13大卷,洋洋500万字的日本历史小说,从去年11月推出第一部,到本月出齐全部13部,中文版销售已超过150万册,并带动其他日本历史图书的热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