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代棣
4月23日9时,西安国际港站内,一列满载货物的班列整装待发。本次班列搭载的是从俄罗斯进口的45箱牛皮纸,为中欧班列回程物资。
进行编组和摘挂、核对货物信息……班列旁,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车头处,大红色的牌子上写着“陕西首趟铁水联运‘一单制’班列”,给现场增添了喜庆氛围。
“可以启动。”9时30分,伴随着汽笛长鸣声,列车缓缓驶出站台。现场响起掌声,工作人员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安铁路局)货运部多式联运科科长孙曼介绍,“一单制”班列就是通过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直达、一次结算,实现铁路、水运之间无缝衔接。“相当于给班列发了一本通关文牒,凭通关文牒即可一路畅通。”她说。
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一单制”班列的优势在哪里?
“以本次西安国际港至太仓港的铁水联运为例,‘一单制’班列将运输时间缩短了3天,运输时效提升30%以上,物流成本降低约25%。”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奇韬说。
值得一提的是,“一单制”的推行也为陕煤外运赋能。煤炭等散装货物在铁路与水路转运过程中容易掉落损耗,“一单制”班列一箱直达,减少了货物损耗,提升了运输中的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
“兴奋、激动。”目送班列远去后,西安国际港站调车长苏朝阳用这两个词表达心情。今天,他提前半小时抵达站台,配合调度、信号、机务等小组,为班列顺利开行保驾护航。
记者了解到,西安铁路局组建了工作专班,历时半个多月走访客户了解需求,加强与港口、船运等单位的协作配合,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方案,科学安排列车运行时刻。同时,通过“95306平台”与海运订舱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为客户提供产品查询发布、运单操作、全程追踪等服务。
“‘一单制’班列为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助力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西安铁路局物流中心西安国际港营业室值班主任刘顺利说。
汽笛声逐渐远去,这批货物将乘春风一路南下,抵达武汉阳逻港,随后换乘班轮走水路,被运往江苏太仓港。
责任编辑:陈沐妍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