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邵明媚东面是一座山,陡,树木依山野生野长。八九点钟的阳光,从山顶树梢倾洒而下。山像块巨大的墨玉。西面也是一座山,徐缓,层层梯田爬升。平整的黄色田块,在金色的阳光中泛着温暖与宁静。偶尔有小鸟飞过,留下
□朱金华南阳诸葛庐,位于毗邻家乡的河南省南阳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丰富的古建筑,曾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隐居之地,也是后世人们缅怀先贤、追寻智慧的精神家园。屈指算来,我已是第三
插秧 傅抱石孔子说:“不时不食。”(《论语·乡党》)意思是说,饮食要应时令,到什么季节就吃什么季节生长的东西。到了谷雨时节,白天的时长越来越长,无论南北,气温都在快速升高。江南已经进入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暮春时节,雨生百谷,万物绽放出蓬勃的生命力,尽显人间锦绣风光。雨润万物 春和景明
人间四月,正值春意盎然之时。看,那枝头嫩绿的叶片,似少女的裙摆,轻轻摇曳;听,那林间清脆的鸟鸣,如天籁之音,婉转悠扬。此刻,大地仿佛被赋予新的生命,万物生长、生机勃勃。此刻,大地仿佛一位妙龄少女,穿
□刘小元宜君的春天不急不缓,却又充满活力。它比关中慢半拍,又比陕北早半拍,它用这种独特的方式,让人们感受到这里的春天,美得恰如其分。在这里,每一个生命都在以自己的节奏生长,每一个角落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绽
□李淑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包头,烧麦馆就像一朵朵蒲公英散落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清晨走上街头,空气中便有淡淡的香气诱惑着食客的味蕾。走进店铺,服务员热情地招呼客人入座,不一会儿,茶壶、水杯、吃碟、筷子就
□马科平推开老屋的门,取下挂在屋檐下的锄头,虽然落了厚厚的灰尘,擦拭后光泽依然留存。作为农具的锄头,据说制作精良的工艺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选用青铜铸造,沿用到战国时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到秦朝时,铁
□孙文胜春日午后,阳光如丝如缕,犹如画家的调色板,在辽阔的平原晕染出片片粉嫩的浪漫。和好友来到原坡下的百亩桃林,眼前的景象不由让我想起了千年前的诗人崔护,想起了他那枝绚烂了大唐及后世天空的桃花。&ldquo
□戚舟在西安读书时生了场病,出院时已是四月中旬。为了让我散散心,亲戚带陪护的母亲和我去了趟汉中西乡峡口镇著名的江塝茶园。茶园有什么好看?一路上,我听着车窗外的雨声打瞌睡,索然无味。直到被母亲搡醒,我才
□潘瑾晴空舒展,抬眼望去,儿时矿区子弟学校转角处的板报染上了些许斑斓。掬起一捧阳光,沾湿了衣裙,我曾经以为自己永远不会长大,可眼前那一抹斑斓,随着光的移动变得熠熠生辉。蓦然发现,这位“老朋友&rdqu
龙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又是华夏的图腾和标记,因而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不仅如此,龙还是力的象征,具有祥瑞和谐之气。建筑,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和载体,自然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建筑中的龙,表达了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前中文系学生,《诗经》我读的不多。熟背且能娴熟引用的,便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稀记得这首诗是中学课本上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凡受
晚唐诗人杜牧有名作《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的“妃子”指杨贵妃,她喜食荔枝。而荔枝产在南方,食用佳期很短
馄饨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美食,历史悠久,深受劳动人民喜爱。在中华美食的瑰丽殿堂中,韩城馄饨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精细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食客的味蕾。韩城馄饨不仅是
□常继明 从三百四十八台阶进入矿井这曾被桃花梨花海棠花认证过的地方诗意蕴藏得很深都在发酵,穿越季节而来笔直的腰杆碾过岁月白昼编织黑夜的经纬树木的标本复活了内心的圣洁依然生动地守望曾经鸟鸣飘过的村落曾经蝴
□邵传军 春雨中我紧紧地夹着一把嶙峋的竹骨伞却不着急打开它犹如一个长年在边关四处游荡的侠客不挥剑也能斩雨成丝然后分开每一粒黄沙让这片土地长出梭梭长出骆驼刺长出更多的胡杨和红柳直到从东南来的紫风渗入每一道
□宋小娟一声声春雷,迎来谷雨的到来。百谷生发,草木芬芳,春意盎然。漫步在城市乡村,眼前的树木由鹅黄转为嫩绿,天空洒落明媚的光芒,风儿变得温柔暖和。如若泛舟湖上,就能看到铜钱大的莲叶从水中探出顽皮的头来
□姚江江应友相邀,两两成对。四人一乘,自驾商南。驰巍巍秦岭,观迤逦连绵。穿隧道数十个,奔袭几百公里。地壳运动、板块挤压、秦岭始成,壁立千仞、险石奇绝;能扼南北对流,可阻塞外扬沙,古称终南。偶览上古文章
□任静薤,是野小蒜的别名,和沙葱长得比较相像。在明代人的诗里曾见其身影。“野蒜根含水,沙葱叶负霜。”这些生长在漠北的野菜,在我的故乡陕北黄土高原也随处可见。春天吃野菜,可不能缺了野小蒜这道美
□华光耀 一场大雪的庄严淹没了喧哗,嘈杂只有酥油茶和长明灯的光影把芸芸众生拽入寺内焚香、跪拜、磕头经幡、宝幢、念珠虔诚的仪式感兀自在风的和弦下,弹奏着天籁虚空并没有吞噬掉一个人的孤独祈祷却打开了内心的花
□秦川三月末的一天,一位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荆山塬上的桃花开了。近几年,我多次听朋友们提及荆山塬上的桃花,亦多次想一睹万亩桃花争妍的盛况与风采,无奈由于各种原因,一次次错过赏花的最佳时期。鉴于此,我与朋友
□罗锦高去年春,我与旅友去长安攀越子午峪。从凤凰岭上去,再从金仙观沟道出来。据说山高不足千米,但山势陡峭,路滑难行,非湿滑所致,而是走的人多了,踩踏出滑溜的砂石土路,稍不小心就要打滑。上到山顶需要两三
春天是寄存在人间的,说被收走就要被收走,几乎是转眼间的事儿,花就谢了,叶就繁了,春天的特点就淡了。春光易逝,所以趁春天尚寄存在人间,珍惜每一寸春光。
春光美如斯,正是读书时。纸上的字词浸润了眼里的光和手心的热,开始种子般膨胀、萌发,每一个都会抽枝吐翠、散叶开花。阳光透过窗棂洒下光影,落在扉页上的皆是浪漫气息,跳进眼帘里的都是诗意芬芳。 春光虽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