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未料想,自己竟然能在短短两三天时间,废寝忘食读完这部小说,这部有着近37万字的大部头小说——《筑巢》。读罢感慨万千,情绪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复。小说《筑巢》是一部关于西京故事的小说,是一部描写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也喜欢朗诵作品。上初中起,我就嗜书如命。寒暑假,上山打柴,来回十公里,挑到镇东边砖瓦窑卖掉,每担可卖4角钱。每天打两担,我将钱交给母亲时,总要请求母亲给我留5分或1角钱,攒到一起买书
顶天立地如松青 正直高耸入天云 砸碎疮痍旧世界 两把菜刀闹革命 枪杆子里出新政 遮风挡雨为人民 洁身自爱如莲净 身处淤泥不染尘 中通外直无蔓枝 依靠人民香益清 不拿群众一根针
□张庚元 人的一生面临考核测试可能有很多种,面试就是其中一种。 我第一次面试,还是20多年前上警校那回。面试前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的我难以入睡。那时的我最远到过县城,从未去过西安,更未经历过面试,
□春草 孤独,时常有,又很少有。有人害怕孤独,有人喜欢孤独。 其实,孤独很难得。市场经济社会,人们整天东奔西跑,穿梭于职场、茶楼、酒肆。应酬多了,往往缺少了自己的时间。久而久之,没有了自我,失
□姚亚秋 身处“红五月”里,让我想起了那些奔走在城市的角落里默默无闻,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工作的普通打工者,比如扫大街的环卫工人、小区的保安大叔和保洁大姐…… 每天早晨,在
□朱金华 记不清多少次梦中回归,萦绕心间始终无法抹去的记忆,便是故乡的眷恋。石板屋顶站立的几棵瓦棕,院墙外瘦骨嶙峋的槐树,磨坊门头晃悠的秋千时不时在脑际闪现,把我拽回到并不遥远的故乡。 书上说
□俱新超 搬家至新小区,像闯进了一个陌生而幽静的洞中,立觉凄凉起来。午后,我正躺在沙发上休憩,眼前凌乱繁杂的物品属实让我发起了愁。 蒙蒙睡意中,正巧一束刺眼的光从小窗射了进来,打在脸上。我惊讶
□杨靖 若将岁月作画卷,在儿时老屋生活的那段时光,定是这画卷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以回忆写长书,关于院前枇杷的那份香甜记忆,便是这长书中极为厚重的一章。 每逢五月,院前那棵枇杷树总是如约挂满
□宋东涛 春花开了,又谢了,蔷薇爬上枝头,为夏日酝酿着一场盛大的花事。站在积满花瓣的泥土上,思绪万千,想起前几日发生的事情,我的心还会隐隐作痛。 母亲背疼很久了,兄妹几人却无人发觉。一日,母亲
当我含着泪写这封信的时候,您的丈夫、我的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39天了。父亲的离开,让我真正体会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父亲的离开,让我第一次在您身上看到了被需要,好似您不再是从前的妈妈了。
□雷蕊绮 如果让我为你写一首歌,歌中尽是我难言的热爱,无论高山低谷平庸出众,我从不用做出什么壮举,便能轻易地获取你关注。 或许旁人,看我资质平平;或许旁人,赞我可塑之才;或许旁人,说我不经世故;或许旁人
□岳慧杰“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孟郊的这首《游子》,道尽了多少天涯游子对于寄托着母爱的萱草花深沉隽永的喜爱和寄寓的特殊感情。萱草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百合科萱草
□苏应纯“今天要变天气的,记得多添一件衣服哟……”早上起床前,母亲又在隔壁房间提醒我。“昨晚听过天气预报了,您安心睡觉,别担心我。”我回答母亲。每天早上,母亲总是早早地
□李增勇暮色苍茫,黑暗吞噬着一切。我吼道:“快点!胳膊都快压断了!”每次稍有不适,我便多了些许烦躁与冲动,而少了一份毅力与坚持,焦躁不安充斥着我的内心。我咬牙切齿地握紧拳头,用力捶打着那只被
□张桂英 五月阳光下娇艳的康乃馨和似火的榴花让我想起了母亲电话号码拨启倾听熟悉的呼唤声声轻柔慢语的叮咛抚慰无处安放的乡愁 母爱如阳光照亮我前行的路陪伴我走过千山万水在母亲悠远的惦念声中忘记了岁月薄凉耳旁
□春草柴门风雪吼,铭心热炕头。慈母唤醒声,淡饭回味久。叮嘱儿永记,牵送到村口。悔奈少侍奉,下辈再捧粥。
□雷亚梅 夏已至从老屋顶上倾泻的炊烟在院外的麦地里被染成青绿 踮起脚的麦苗早已喝足了雨水冉冉而肥暖风吹过它们有足够的力气乘着波浪踏歌前行 苍老的母亲驻足在田埂上满脸的褶皱嵌入大地的年轮只待丰收的喜悦填平
□张勇母爱是托举的姿势,一直保持到永远。让我每每回味起来总感到有一股无穷的力量,支撑我走过那一段段充满坎坷和艰辛的生活旅途。《诗经·邶风·凯风》云:“凯风自南,吹彼棘心。”这里将
□王慧春弟弟又在家人群里发了母亲上午检查肌酐、隐血、尿检等的五张化验单。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经常生病。自2001年父亲还没到花甲之年过世后,接母亲来跟我一起生活开始,我通过多种方法研究母亲各种各样的检查结果,
□谢斐 我对烟草的印象,始于爷爷的旱烟袋。 记忆中,爷爷炕头窗台上放着一只旱烟锅,烟杆上系着一只小烟袋。爷爷想抽烟的时候就从烟袋里取出烟丝,装在烟锅里,然后划一根火柴点燃。烟袋里的烟丝抽完了,
□肖东红春节回家,与姐妹们提出想要陪着妈妈去老家看望叔叔和姑妈们,给他们拜个晚年。在我的印象里,上一次回老家还是大叔儿子结婚的时候,一晃又是10多年了。妈妈知道我的想法后说:“他们不来看我,还要我去
□李媛媛 面对一颗颗 棱角分明的菱铁石 我记住了它 尖锐而响亮的名字 来自煤矿的我 骨子里还带着煤的气息 心里装满了煤的故事 听采矿工讲铁矿的故事 四十岁的大西沟铁矿 四十岁的
□李保庆 迎着细雨终于独自爬上那苍翠的山顶我多想长时间地憩息但忙碌的生活我必须只有片刻的时光 还想将眼前的美景分享给远方的友人但我知晓此刻他依旧奔波于生活的路上……把这眼前的美景珍藏细雨下孤
□孙冬刚有那么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却以最坚韧的毅力、最无私的付出塑造着世界的美丽。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最美劳动者,他们的存在是这个社会最温暖的底色。在广袤的田野间,农民们耕耘播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