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活动。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在访谈中介绍,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等部署要求,为检察机关更好地从大局大势中把握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去年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8万人
那艳芳介绍,2022年,检察机关坚持立足检察职能,努力做好“双向保护”,就是在办理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既用心帮教涉罪未成年人,又全力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既注重维护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也切实维护未成年被害人权益,对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同等保护。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2022年,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1.5万人,不批捕3.4万人,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8万人,不起诉4.1万人,附条件不起诉2.6万人,涉罪未成年人不捕率、不诉率、附条件不起诉适用率分别为68.5%、59.9%、36.1%,比2021年增加18.1个、20.8个、6.4个百分点。依法妥善办理低龄未成年人恶性犯罪核准追诉案件,不予核准的一律督促送专门学校进行专门矫治教育。一体落实好“保护、教育、管束”措施。
二是坚持“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2022年,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3.9万人,起诉5.8万人。切实发挥“一站式”询问、救助机制作用,避免反复询问取证对未成年人造成“次生伤害”,会同公安机关、妇联等建成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询问取证场所2053个,较2021年增加450余个。
针对一些未成年人遭受犯罪侵害后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情况,专门建立制度机制,加强司法救助工作。2022年,检察机关救助未成年被害人1.7万余人、救助金额2225万余元,与2021年相比,救助人数和救助金额大幅度增加。
三是结合监督办案,引领司法理念和办案规则。最高检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关于办理涉未成年人有组织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导依法正确办理涉未成年人有组织犯罪案件。
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实施办法》,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工作的具体标准和操作程序,促推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会同最高法、教育部制发《关于落实从业禁止制度的意见》,明确司法机关在办理教职员工犯罪案件中适用从业禁止、禁止令的具体规则,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受理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400余件
那艳芳介绍,把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归口未成年人检察机构集中统一办理,是检察机关根据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规律,创新部署的一项工作。2022年,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全面推开的基础上,各级检察机关重点推动融合履职。在涉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中综合审查有无犯罪侵害发生、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同步审查涉案未成年人民事权益及公共利益等是否遭受损害,实现未成年人“四大检察”有机融合。
最高检注重强化理念引领,建立综合司法保护案例双月报送制度,制定办案规范和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指导性案例,以大数据赋能驱动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工作,系统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在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方面。2022年首次对辽宁、浙江两省的未成年犯管教所及派驻检察室开展巡回检察,重点围绕未成年人特殊监管制度落实情况,对组织保障、管理制度、帮扶教育、权益保障、生活卫生、考核奖惩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在押未成年犯监督、维权、帮教等工作,切实维护在押未成年犯合法权益。
在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方面。针对严重监护失职、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等问题,创建“督促监护令”制度,制度施行以来共制发“督促监护令”7.6万余份。结合办案开展监护侵害行为监督,受理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400余件,对于符合撤销监护人资格条件的,提出检察建议170余件,撤销监护人资格200余件。加大对涉未成年人权益行政诉讼案件监督力度,通过检察听证、司法救助、促成和解等方式,切实防止程序空转,2022年,检察机关促进实质性化解涉未成年人行政争议80件,同比上升2.5倍。
在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方面。以“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责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指导性案例。2022年,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9700件,同比增长近50%。
解聘有前科劣迹人员6800余人
那艳芳表示,涉未成年人犯罪不仅是重要的司法问题,更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不能止于办好个案,更重要的是针对个案、类案发生的原因,做实诉源治理,力防相关案件反复发生。2022年,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推动未成年人保护治罪与治理并重。
一是针对未成年罪犯刑满释放后因“标签效应”难以融入社会等问题,检察机关认真落实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出台实施办法,细化封存工作的责任主体、具体程序等,确保制度落到实处。2022年,检察机关共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记录3.3万余人次,较2021年增加4.8%。
二是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发现难、发现晚问题,狠抓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建立强制报告“每案必查”机制,发布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追责典型案例,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下发医疗系统落实强制报告制度典型案例。制度施行以来,全国检察机关通过强制报告发现、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5000多件。通过“每案必查”机制倒查发现相关责任主体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后,推动追责700余人。
三是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性侵犯罪持续上升问题,持续抓入职查询制度落实。向教育部专题通报并提出工作建议,教育部在5个省份部署试点教职员工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准入查询工作。该制度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已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开展入职查询2000余万人次,解聘有前科劣迹人员6800余人,通过加强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预防,让隐匿的“大灰狼”无所遁形。
四是针对未成年人文身的潜在和现实危害问题,检察机关在当时法律规定尚不明确、各方责任难以界定的情况下,立足“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综合考虑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健康发展,通过提起公益诉讼、制发检察建议的方式推动禁止为未成年人文身。通过总结各地办理的类型化案件,最高检向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专题报告,国家层面出台治理办法,明确任何企业、组织和个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从源头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那艳芳强调,“一号检察建议”是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的牵引。四年来,检察机关携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没完没了”抓“一号检察建议”落实,协同查访中小学校、幼儿园11万所,监督整改安全隐患1.5万个。2022年,“一号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被纳入全国校园安全常态化督查范围。检察机关积极参与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促推建立完善预防性侵害、性骚扰、防控校园欺凌等工作机制。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校园暴力和欺凌犯罪680余人,同比下降35.6%。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网站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