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位摄影师拍摄的百位百岁老人肖像在西安展出。图为市民郭建民讲述101岁的母亲白冰的故事。记者 石喻涵 摄
历时近半年时间,五位摄影师为西安市的100位百岁老人拍了肖像照。7月2日,这些照片在西安进行了展出。一张张照片以精致、个性的摄影语言,无声地讲述着人生百年的生命质量。
讲述:母亲的影响下 三个儿子都参了军
“这是我的母亲白冰,今天她原本想到现场来,但是考虑到天气原因,过两天再让她来。”今年69岁的郭建民,指着其中一张照片告诉记者。照片中的老人尽管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胸前和脖子上挂的六枚奖章和两枚奖牌,讲述着她不平凡的人生。
白冰老人出生于1920年,今年已经101岁。“母亲扛过枪,骑过马,很厉害。”郭建民自豪地说。1943年,白冰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在八路军120师第358旅任家属队队长。
从小郭建民就听母亲讲述革命故事。“抗日战争期间有一次战略转移,由于白天飞机轰炸所以只能在晚上进行。将士们在前方奋战,母亲要负责把他们的家属进行转移。家属队在行进的过程中,会在毛驴的两边各架一个竹编的筐子,年纪小的孩子就坐在筐子里。当时是冬天,山里的气温零下十几摄氏度。有一个孩子不小心从筐子里掉下来,滚到了旁边的河里。走在队伍前面的母亲发现后,赶紧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救人。当时母亲还发着高烧,孩子救上来后,她的病更加严重了。事后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在一次战争中,被敌人的子弹穿过了眼睛。”
还有一次,为了躲避在上空盘旋的轰炸机,白冰和另外两位战友把伤员藏到矮墙底下,再用糜子秆铺在上面进行伪装。瞅准时机,三人抬着担架就跑,用这样的方式将一个又一个伤员送到了战地医院。
“那时候的日子真是苦,现在政策好了,生活也好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你们要好好珍惜。”白冰经常这样叮嘱子女。在她的影响下,三个儿子也都参了军。
“母亲现在精神状态很好,我们兄弟姐妹的手机号她都记在脑子里,比我们记得还清楚。”
听完郭建民的讲述,再看看展览中的照片。作为百年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老人们历经岁月打磨的面庞,显示出了独有的魅力与美感。
故事:拍摄时老人会戴上耳环涂口红
“根据我们前期掌握的资料,目前西安市百岁老人有近300位,综合考量之后,我们选择了其中的100位,上门为他们拍摄肖像照。这些老人遍布在西安的各区县,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117岁了。”摄影师薛勇介绍。
参加这次纪实摄影活动的100位百岁老人中,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老兵,有支援大西北建设的英才,有普通的工人、农民、教师、医生、机关干部,也有辛劳一生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
无论是什么身份,他们都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百年岁月的亲历者、见证人,他们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与党、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与共、紧密相连。他们晚年的幸福生活,是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的生动注脚。
拍摄时有几位老人让薛勇印象深刻:“一位老干部反复叮嘱我们,千万不要夸大他的成绩,一定要实事求是;另一位老人每天都要读报听广播,对时事的了解我们都自叹不如。”
更多的是,当得知要拍照,老人们叮嘱子女为自己换上最正式或者最鲜艳的衣服,有的要求戴上党员徽章,有的则戴上耳环涂点口红。
“老人们以前拍的照片其实很少,有的是因为观念不愿意拍,有的是因为条件不允许拍。这次为他们拍摄肖像照,我们也是尽最大可能让他们展现出最佳的精神状态。”薛勇介绍,“拍照时我们都是去两个人,专门有人要负责调动老人的情绪。”碰到实在表情不理想的,这时,薛勇一般都会提起毛笔写上“福”“寿”等字,老人也就笑了。
“小的时候哪里听说有什么百岁老人,很多人五六十岁就没了。老辈们都讲,以前能活过七十岁就是高寿,现在百岁老人这么多,活到八九十岁是非常普遍的,这都是因为生活好了。”薛勇说。
吃穿不愁,才能健康长寿。2000年西安市的百岁老人只有50多人,2009年突破了100人,现在已经增加到了近300人。人民生活环境的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长寿长安”正在成为西安的又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记者 石喻涵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