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安市印发《西安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明显提升、运用效益更加高效、保护体系更加健全、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更加优化,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居副省级城市前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西部经济强市、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活力迸发的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方案》明确了5个方面15项主要发展指标。创造质量方面,到2025年,西安市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20件,海外专利申请量800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量260件,著作权登记数3万件;运用效益方面,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将达到2000亿元,知识产权年质押融资金额30亿元;管理效能方面,西安市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数量将达到25家,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数量180家;服务保障方面,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将达到1万人,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服务企业达到300家,知识产权公益服务满意度不低于95%;保护水平方面,专利预审备案主体不低于1000家,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5%,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结收比不低于95%,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不低于85分。
《方案》提出,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西安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为重点,构建涵盖主要高校院所的专利转移服务体系,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成果转化新机制,推进专利技术成果高效对接和就地转移转化。在专利开放许可项目方面,积极承接国家和省级专利技术转移试点工作,引导高校院所专利技术向西安市中小企业转移转化,到2025年力争实现辖区高校院所专利开放许可全覆盖,完成专利开放许可1000件;在技术转移对接项目方面,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搭台、多方参与的模式,广泛组织开展高校院所、企业和服务机构专利转移对接活动,促进专利技术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方案》明确,西安市将扎实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深入推进“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非正常专利申请、商标恶意注册行为。开展打击侵犯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权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地理标志使用,加大育种材料保护力度。运用新技术实施智慧监管,重点加强互联网、电商、展会、专业市场等领域及进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董剑南)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