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西安公布各区县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点以及接种相关知识
2021-11-06 10:35:41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字体:【

“为什么要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加强针安全有效吗?普通群众有必要打吗?与第一针、第二针有何区别?”“接种加强针需要哪些手续?”……11月5日,就市民关注的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问题西安市疾控中心专家进行了专门解答。同时,附上各区县加强针接种点一览表,请符合条件的市民关注“健康西安公众服务”小程序及“西安市民健康”公众号,及时进行预约接种。

日前,为持续巩固新冠疫苗接种效果,提高人群免疫屏障,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输入传播,西安市已全面启动新冠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11月底前,西安市将对2021年5月30日前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接种或一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的重点人群和有意愿接种群众实施加强免疫接种。

加强针安全有效 群众有必要接种

为什么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西安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疫苗接种后,免疫保护会随时间逐渐减弱。为使机体维持牢固的免疫力,需要根据不同疫苗的免疫特性适时进行再次接种,称为加强免疫。比如现阶段新冠灭活疫苗全程接种2针后,根据人体抗体水平下降程度,再进行一针接种。本次加强免疫的对象为18岁及以上已接种中生北京生物(含成都生物、兰州生物、长春生物)、北京科兴中维、武汉生物灭活疫苗且已完成全程免疫,或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已接种过的原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使用同一种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使用原灭活疫苗进行一剂次加强免疫;使用不同灭活疫苗完成两剂次接种的人群,原则上优先使用与第二剂次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一剂次加强免疫。如遇第二剂次相同疫苗无法继续供应等情况,可使用与第一剂次灭活疫苗相同的疫苗进行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可以使用原疫苗进行一剂次加强免疫。

加强针安全有效吗?普通群众有必要打吗?与第一针、第二针有何区别?专家明确,相关研究显示,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几率与基础免疫时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说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是安全有效的,群众可以放心接种。且据国药中生和北京科兴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接种第三剂后,受种者体内抗体水平出现了快速上升。加强免疫14天后,人体内的抗体水平能达到原来的10~30倍,虽然接种加强针6个月后抗体水平出现了下降,但最低点仍然高于前两剂接种的峰值,所以群众有必要接种。针对大家现在高度关注的德尔塔、贝塔等变异株,加强针对人体的保护力会大幅提升。加强针的疫苗与原来第一针、第二针是一样的,疫苗成分和剂量上没有区别。

加强针不等于三针剂疫苗

有市民咨询,自己接种的是三针剂疫苗,那第三针是否就可以称为加强针?专家明确,不能这么理解,加强针不等于三针剂疫苗。所谓加强针是指人群在完成了标准免疫程序后,已经产生了较强的保护力;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是1年或更长时间),由于体内抗体的逐渐衰减,需要再加强接种一针,以增强体内的特异性免疫,来维持对于疾病的保护力。而“三针剂疫苗”是全程打三针的疫苗,原有疫苗的标准接种程序就需要三针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保护力,这时候如果只打两针的话,并没有完成接种,通常不能产生足够高的保护性抗体。目前在国内上市的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重组新冠疫苗(CHO细胞)就是三针剂疫苗。而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北京科兴中维公司生产的灭活疫苗全程是两针,第三针叫做加强针。

接种需要哪些手续?

市民接种需携带身份证、护照等相关证件,根据本地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现场工作人员询问;既往所患疾病以及近期是否用药都应告知预检医师。严格避免禁忌症,如果出现过敏反应,不管是第一针还是第二针,作为禁忌对象不再接种加强针。接种后,按规定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如发生疑似不良反应,报告接种单位,需要及时就医。专家呼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措施,请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市民尽快完成全程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市民尽快完成加强免疫!

同时提醒广大群众,接种完加强针不等于免疫病毒,个人防护措施依旧不能松懈。要牢记科学戴口罩、勤洗手、遵守1米线、咳嗽时捂口鼻等防护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有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记者舒隆焕 通讯员高瑞)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