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再造“长安之门”重现“千年繁华” ——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建设纪实
2021-09-03 10:06:41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守卫古城87载的西安火车站,被称为城市“会客厅”“长安之门”,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初始设计功能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提升“枢纽功能”,做靓“第一门户”,2020年5月,中国中铁建工集团进场施工,扛起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的大旗。

  A 与时间赛跑开工即决战

  2020年5月,中国中铁建工集团接下了改扩建西安火车站的任务(包括新建北站房、新建高架候车室以及既有南站房改造),16个月内,还西安市民一座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拥有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多通道,与地铁零距离换乘,最高可聚集人数12000人,集智慧交通、智慧服务及数字化实时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车站。

  “尽管体量大、工期紧、专业多、涵盖广、技术难度大,还要面临边设计、边施工、边变更等诸多问题,但开工即决战,我们没有退路。”回忆刚进场时,项目经理王亚亮如是说。

  摆在面前的问题接踵而至,多个施工单位同步作业,西安火车站只能一边运营,一边施工。生产副经理尹铁军说:“每周都要合理划分60个施工流水段,每天派数名专员轮班进行道路协调组织,同时24小时应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实时监控,并利用无人机每周两次航拍把控、制定进出场路线。”

  场地受限制,项目团队当机立断,租下位于西三环和北三环外的两片空地堆放材料,这样的安排,一方面腾出了现场的施工作业面,克服场地狭小的问题;另一方面确保了物资的及时供给,不影响大干快上有序推进。

  新建北站房单节型钢柱最大重量高达27吨,需要在基坑基础筏板上吊装。“为了解决吊装困难,更是制定了专项吊装方案,根据吊车行走路线使用回填土将上反梁结构的基础筏板填平,铺设钢板后再使用100吨履带吊进行吊装,保证后续施工进度。”生产副经理张彦峰说。

  2020年端午前后,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掀起大干快上,作业人员呈倍数增加,大型机械设备穿梭现场,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必须分秒必争、分秒必夺、见招拆招。

  2020年5月,施工场地清除“最后一公里”障碍;8月,新建北站房首段基础垫层正式开始;7天后,首段基础筏板浇筑完成;9月,首段地下结构封顶,工程整体冲出“正负零”;10月,新建北站房12000平方米地下结构如期封顶,全面进入地上施工;2021年4月,开通高架候车室北区;5月,开通新建北站房;8月30日,行色匆匆的各色“建筑帽”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密集的脚手架上,施工人员默契配合;大型基坑内,机械轰鸣不止;塔吊、旋挖钻机、起重吊车随处可见,高峰期,80余台机械同步作业,俯瞰施工现场,基建狂魔实力尽显。

  “在工程最后冲刺阶段,现场同时有500多名工人进行卫生间补板、上下水调试、静态标识调试、保洁以及查漏补缺工作,确保了9月1日如期完美履约!”项目工程部部长董永强说。

  工人对剩余建筑垃圾进行清运。

  工人对南站房未完成区域建筑材料进行搬运。

  B与难题博弈一路披荆斩棘

  如期交付,需要攻克多项困难。十个多月,保证站房全部投入使用,打开“长安之门”,这无异是挑战。

  “西安火车站这个工程太特殊了,它几乎集齐了所有站房工程的难点和复杂程度。”走在现场,每位参加者都这样说。

  针对跨越f 3地裂缝这一特殊地质,几乎每次研讨都是一场激烈辩论。最终,项目团队决定“变废为宝”,场地布置时在地裂缝处设置连通东西的主道路,贯穿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整个施工工程。

  同时,认真开展技术攻关,基础和混凝土施工时避开地裂缝位置,优化跨缝钢结构桁架的滑动支座,装饰装修施工时龙骨断开、面层设置变形缝,机电安装时管道设置伸缩节,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从结构到装修总结了一套地裂缝施工工艺方法,实现与北广场大明宫遗址公园丹凤门中心轴的对应。

  为了契合周边建筑体系,新建北站房如何演绎“大唐盛世古韵长安”成为了施工的一项重点难点。

  王亚亮说,一期北站房和北高架屋面采用了钢网架整体提升的方式,先在地面进行焊装作业,通过重量、摩擦力的数据计算,重量达到150吨后再使用液压技术整体提升,实现一次就位;二期南高架则采用滑移技术,要求作业人员在空中完成焊接,平行移动与北站房屋面接轨。

  1045吨、3222个焊接球、16429跟杆件及32859个焊接点……一串串数字后面,是80余名项目管理人员、1900余名劳务人员24小时“三班倒”完成的。

  整个建设期间,中铁建工全程利用BIM技术进行4D施工模拟,并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进行交底,提前完成二次结构排布的优化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2000名工程建设者抗疫情、战高温、斗酷暑,严守时间节点,以“定必干、干必成、成必优”的目标勇往直前。

  2021年9月1日,西安火车站站房工程建设完毕,与西安火车站新建北站房呈姊妹建筑的东配楼也完成了外立面装饰,中国中铁建工集团实现了完美履约承诺。

  C与文化融合对话历史与现代

  走进北站房大厅,一幅蜂窝铝板喷绘而成的《晋陕黄河八百里》长卷映入眼帘,抬头便可一览晋陕峡谷、黄河九曲华夏民族生息之地的大美景观。

  高架候车室内,桂殿兰宫、飞檐斗拱,以古典装修风格展现西安火车站的文化性。候车厅吊顶以方井套叠藻井简化而来,柱头采用简易的斗拱造型,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建筑的精神和气质。

  “我们力求将其美感挖掘创造,给大家对千年古城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采用‘宫-站-城’一体化格局,延续解放路城市景观主轴,保留西安人对古城风貌的历史记忆。”项目总工程师瓮雪冬说。

  据悉,瓮雪冬及其团队为此不仅成立了古韵长安创新工作室,还组织专家7次论证,进行了18次专项技术攻关,获得了5项省部级以上QC成果,申报了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型专利,申报了5项省部级以上的BIM应用成果。

  走在站房内,墙面、地面、石柱中间均应用了大量的“回形纹”元素,寓意“富贵不断头”;玻璃栏板采用丝网印刷技术,通过对篆书中的‘长’字的变形重构,演化成“长”字纹样,意喻“长治久安、再续繁华”。

  穿过高架候车室,两侧形似大明宫建筑门墙造型格外醒目,与车站对面大明宫丹凤门相呼应,营造了候车室古典文化氛围。

  顺着扶梯走进焕然一新的南站房,上下两层宽敞明亮,透过落地玻璃窗,直面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西安明城墙,对话千年历史。

  走出站房,“长安之门”一览无余的呈现在眼前。站在广场中央,左手现代、右手文明,无不诉说着历史名城的魅力,让全世界每一个到访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灿烂之光。

  航拍贯通后的西安火车站。

  文/本报记者 王何军 图/本报记者 鲜康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