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西安把教育作为“头号民生工程”进行发力,同时在医疗资源上全面提升。不管是教育提升计划,还是“健康西安”方案,这一年,西安围绕民生工程做出了实质性的改变。
医疗改革组合拳创造医疗资源,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去年发布的《西安市全面建设健康西安打造区域卫生健康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给“健康西安”提了一个总目标,明确到2022年,总体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医学高端人才、医学科技创新、居民健康等重要指标在副省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处于第一方阵。
在2020年,西安共计建设医疗卫生用房320.479万平方米,完成医疗卫生投资275.313亿元,新增医疗卫生床位16775张。建设健康西安、打造高标准区域卫生健康中心,累计投资224.7亿元,开工建设13个三级医院,新增床位1.6万张以上。积极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
在社会大众迫切需求以及疫情大考双重影响的背景下,城市医疗资源是否完备成为外界广泛讨论的话题,而再次扩大城市医疗服务机构的数量就成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最直接手段。2020年的医疗改革组合拳创造出更多的医疗资源,进行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西安市过去看病难、看病贵、住院难的问题。
把好学校开在家门口,建校数与新增学位数创历年之最
教育是民心所系,民生之基。2020年,是《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的关键一年。全市上下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圆满完成《三年行动计划》第一年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西安市2020年新建、改扩建学校195所学校,超额完成25所,一年时间完成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任务的50%,建校数与新增学位数创历年之最,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西安市财政教育支出210.63亿元,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17%以上。下达了30亿元学校建设奖补资金,各区县、开发区干劲更足。落实7.05亿元用于提高教师绩效增量,确保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许多拥有高学历、新思想的优秀青年踊跃加入教师队伍。西安教育有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门口上了公办好学校。
不但颜值高、师资优的新学校“遍地开花”,西安还对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改造提升,“名校+”工程使许多薄弱学校实现了快速蜕变。全市1052个“名校+”教育联合体覆盖学生107万人,新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1451个、“名校长+”领航研修共同体60个,投入15.2亿元重点改造提升202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
基础教育资源快速拓展,一所所新建学校拔地而起,改扩建学校焕然一新,学位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办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未来教育医疗继续“两手抓”,民生福祉有保障
据悉,西安市将在教育、医疗方面继续“两手抓”,从而达到民生福祉有保障。
在2021年,西安将新建、改扩建126所学校,新增学位10.8万个;7月底前招聘教师7000名以上,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培训校园长、教师20万人次以上;实施“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遴选220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对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提升……
也就是说,令市民期待的是,西安在今年还将持续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办更多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让优质教育之光照亮更多家庭。
据了解,目前,在加快推进2021年投用的126所学校建设,已竣工19所、封顶54所、主体施工29所、基础施工24所。
而为了狠抓公办学校质量提升,西安市将继续大力推进“名校+”工程。组织对209个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提升情况进行了专项评估,正在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名校+”教育联合体深化升级、深度融合的具体举措,强化动态监测评估和考核奖励,加快实现“名校+”工程从体量优势到质量优势的升级转变。
持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和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力度,确保全市公办幼儿园及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双50%”以上,持续巩固无证园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完成率100%的成果。
2021年,西安医疗发展将全面提速。全面改善疾控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21个区县、开发区疾控机构建设。未来将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分配,西安人步行15分钟内即可就诊。
教育和医疗都是幸福城市的重要标准,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诉求和美好愿景,西安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体现在了民生的改善和幸福感的提升。 华商报记者 李王艳
责任编辑:谢明静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