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主战场”上斗“火龙”
2010-08-18 02:02:40来源:
分享到:
  字体:【
 近日,天气温度持续走高。陕西龙钢集团西安钢铁公司奋斗在一线的职工们战高温、斗酷暑,积极完成生产任务。全连轧分厂作为钢材生产 “主战场”,是西安钢铁公司能否完成生产任务的关键单位。
    记者来到全连轧分厂,机器轰鸣声、钢材滚动声盖住了其他的一切声音,远在十几米之外都能听到该车间传来的声响,在和职工交流的过程中,记者的声音必须提高许多。走进车间,明显感觉到温度霎时间提高了好几度,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加热炉,用来给坯料升温,直达1100°C左右,再进行轧制。绕过炉子,记者来到全连轧生产线前,看到一根钢坯从加热炉里出来,“咣当”一声就落到了轧线上,经过一台台轧机的轧制后,最终成为合格的螺纹钢筋,这条轧线可生产18毫米到32毫米不等的钢筋,今年上半年已经生产了26.6万吨。钢坯从第一架轧机一直到最后一架轧机,颜色一直都红彤彤的,像一条火龙,温度在千余度以上。从生产线下来的钢筋直接到了冷床上,一根根 钢 筋在 冷 床上 从 左往右做波浪式推进运动。现场工人告诉记者,从生产线上下来的钢筋有好几百度,经过冷床这个程序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剪切。为了不让轧机温度过高,在轧线设置了一套冷却水系统,给轧机不断降温,水蒸气弥漫在轧机周围。
    大班长张西平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要确保轧机正常工作,他和他的工友要经常对轧机进行调整,他说轧机附近的温度和冷床附近温度是最高的,整个车间的温度因为这两个关键点散发的热量而比室外温度平均要高三四度以上。所以当室外三十七八度时,车间内已达到四十二三度了。走到轧线的末端,记者来到了冷床附近,从烧得通红的钢筋到颜色渐渐变黑,温度从千余度降低到几百度,站在冷床前,记者明显感觉到了一股热浪迎面扑来。
    左耀华是一名冷剪工,他操作剪切机,将冷床传来的钢筋按照产品标准进行剪切,并回收那些切头切尾。即使经过了冷床降温,钢筋的温度还有200多度。记者注意到工人们戴着用毡布和帆布特制的手套,他们这个手套叫“手闷子”。记者戴上“手闷子”,摸了摸已经捆扎好的钢筋,在手套的大拇指和食指交界处,由于布料相对较少,马上感觉到了烫,几秒钟后,手掌都开始发热了,如果是一般的绒线手套,在接触钢筋的过程中肯定会烧起来。
本报记者马晓顺实习生岳帅
结束语
    今天就出伏了,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已经过去。本报头版的“记者体验高温岗位”专栏在刊登这篇《“主战场”上斗“火龙”》之后,也该作一个总结了。
    7月8日,本报以“烈日下,他们挥洒汗水”为主标题,在头版刊发了一组关于高温工作的稿件,其中既有维权知识,还有小贴示 《高温中暑的治疗预防和注意事项》,与此同时重磅推出了“记者体验高温岗位”专栏的第一篇通讯《公交车里“蒸桑拿”》。随后,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先后深入大型国企、千里铁道、街头巷尾、炼钢炉前等高温一线,采访了锅炉工、列车乘务员、上水工、调车员、货检员、机场摆渡车司机、广场保安、公交司机、送水工、邮递员、“的哥的姐”、交通协管员等。
    伏天被称作“苦夏”,清代文人李渔曾说:“一岁难过之关唯有三伏”。众所周知,高温突破人的生理极限时,会给人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产生生命危险。记者的采访报道,为劳动者的高温权益鼓与呼,是本报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我们推出这个专栏的主要目的。
    本报开设“记者体验高温岗位”专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采编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从而提高办报质量,更好地为广大职工服务。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