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维砚
站在时光的渡口,我们即将和2020年告别。回望这一年,最亮眼的依然是奋斗者乘风破浪的身影。
他们是奋战在全国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是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他们是你、是我,是每一个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付出努力的普通人。
这一年,技术工人站上创新之巅,2493位新当选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隆重表彰,这些奋斗者的身影都在讲述着同一个故事:劳动开创未来,奋斗成就梦想。
这一年,温暖与感动同在,反思与成长同行,信心与希望相伴。爱读书的东莞打工者吴桂春、爱读诗的工地“朗读者”李小刚,让人们看到了底层劳动者心中的“诗与远方”;带领贫困女孩昂首走出大山的校长张桂梅,让人们看到了教育和信念的无穷力量……
2020,致敬每一个奋斗者!每一个全力以赴的奋斗时刻,都是人生的高光时刻。
① 3月10日,两名青海医疗队队员在武昌方舱医院等待出舱时小憩。 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② 2月24日,在武汉市江岸区黄石路汉口大药房,惠民苑社区网格员丰枫把为居民购买的药挂在身上。 新华社发
③ 11月22日,金川集团铜业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班班长潘从明向记者展示他和团队提炼出的“工业维生素”。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④ 9月5日,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在给学生们上课时落泪。 新华社发(陈欣波 摄)
⑤ 5月27日,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顶合影留念。新华社特约记者 扎西次仁 摄
从生产一线走向创新之巅
“工匠精神,就是用一万分的严谨、专注、务实和精益求精,达到99.99%的极致目标。”——潘从明
1月10日,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两位一线技术工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的何光华和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潘从明凭借创新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创新之巅再一次迎来属于技术工人的高光时刻。
自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设立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以来,14年间,先后有19名技术工人经由全国总工会推荐,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
梳理何光华、潘从明的成长经历很容易发现他们的共同点:扎根生产一线,追求极限,让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
2000年,大学毕业后,何光华成为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的一线工人。电缆施工经常风餐露宿、泥泞满身,何光华是班组里唯一的女性,但她的工作劲头却让一群男同事心服口服。她创新的出发点,始终是“让一线职工用起来更方便”。
1996年,技校毕业后,潘从明成为一名一线冶炼工人,从此和贵金属提纯较上了劲。24年的技艺淬炼,让他拥有了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能在浑浊液体中,观察出极其微妙的色彩变化,甄别和捕捉那些若隐若现的贵金属分子,这项“特异功能”也帮助他在滴水掘金的创新路上不断前进。
一线是创新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向下扎根,才能向阳而生。正如卢强院士所说:厉行于生产一线,使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这不仅不是轻用人才,反而是历练和造就能担当未来大任的精英之正道。
白衣执甲 逆行出征
“如果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往前冲。”——陈贞
这一年,数百万名奋战在全国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重新定义了白衣天使在人们心中的含义和重量。从年逾古稀的院士、专家,到90后、00后的年轻医护人员,他们以对人民的赤诚和对生命的敬佑,争分夺秒、舍生忘死、连续作战,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1月24日,武汉宣布关闭离汉通道的第2天,一班特殊的高铁准时驶达武汉。列车上搭载的是上海驰援武汉的第一批医疗队成员,华东医院ICU(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陈贞就在这趟列车上。
除夕夜变出征夜,一声令下、即刻启程。到达武汉后,经过紧张培训,陈贞就和队员们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投入护理工作,每天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陈贞脸上勒出了深深的印痕,正是这张记录“天使印记”的照片让更多人认识了这位大眼睛的白衣天使。
2月6日,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浩作为中央指导组防控组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登上列车奔赴武汉。他一去就是51天。
来到武汉的第2天,吴浩就和社区防控专家奔赴当地13个区实地调研。1个多月间,他们走遍了武汉的377个街道、500余个小区和16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梳理出1275条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具有可实施性的建议。
……
自1月24日至3月8日,全国共有346支医疗队的4.26万名医务人员、900多名公共卫生人员前往湖北驰援。全国19个省(区、市),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外的16个市州。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医者仁心、大爱无疆。这一年,我们记住了这些闪亮的名字:钟南山、张伯礼、陈薇、吴尊友、李兰娟、张定宇、李文亮、张继先、张文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感谢白衣天使们为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光明,守护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抱薪者须获温暖,奉献者应被铭记,给予白衣天使最高礼赞,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推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
普通人点燃“城市之光”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无数普通人会集起来,共同努力抗击疫情,就会凝聚成一股强大力量。”——汪勇
疫情期间,35岁的武汉快递小哥汪勇将温暖“打包”,“快递”医务人员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大家穿过疫情阴霾,看到了一束被普通人和志愿者点燃的“城市之光”。
大年三十晚上,汪勇无意中看到了武汉金银潭医院一名护士的求助消息。那时,武汉已经封城,这位护士下班打不到车,走回家需要4个小时。纠结了很久,汪勇还是拨通了护士的电话,决定“接单”。当时,他的防护用品只有一个N95口罩。
大年初一早上,汪勇开着私家车准时到达金银潭医院。他在朋友圈中写道: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也许回不来。我知道只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负家人。
年轻的护士一上车就一直默默流泪,汪勇的心被刺痛了,“面对病毒,医护人员也会害怕,情绪也会崩溃。”汪勇的内心同样经历着与恐惧的交战,那天,他从金银潭医院往返接送了十几名医护人员,他的腿一直在抖。
后来,汪勇组建起志愿者车队。疫情期间,他们共接送医护人员7000余次。
相似的故事不断上演。
大连小伙蒋文强误入武汉后,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隔离病区当起了志愿者,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大连”,7月大连出现疫情后,他主动请缨到隔离酒店做志愿者,为了家乡,再勇敢一次。
武汉社区工作者丰枫在疫情期间帮居民跑腿购买重症慢性病药物,纸箱子装不下,他就想出了把几十个药袋子像鞭炮一样串起来挂在身上的办法,“药袋哥”负重累累的样子,让网友们直呼真帅!
……
鲁迅曾说过,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疫情面前,那些普通人发出的微光也在以某种方式照亮你我,守望相助、共同战“疫”。
“火雷兄弟”创造“中国速度”
“我们虽不是人中龙凤,但我们有勇气、有信心。超越极限,战胜困难;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危龙、危凤、危超三兄弟
哥哥危龙开渣土车,两个弟弟危凤、危超开挖掘机,24小时待命,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危家三兄弟成为了数万名武汉“两山”医院建设者的典型缩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4万多名建设工人从八方赶来,聚集在这个令人牵肠挂肚的工地,他们倾力抢建,成为武汉战“疫”中的“最美建设者”,创造出了十几天内建成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两山”医院运行近两个月,收治患者5000多名。
1990年出生的危凤,老家在武汉江夏区粟庙村危陈湾,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大年初一,他在刷手机时看到工友群里有人说雷神山工地在招人,“我是武汉人,能出一份力就要出一份力。”
危凤联系了哥哥危龙和弟弟危超,大年初一当天,哥仨就开着挖掘机来到了工地,成为了最早的一批雷神山医院建设者。
“每天多做一点,就能快一点建成。”刚来时,危凤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在“两山”工地,建设者们日夜鏖战,几十个工种穿插作业,“快点!快点!”也成了每个人常挂在嘴边的话。
“两山”医院抢建时,几千万人在“云直播”里围观。不过,当时危凤和工友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这场“云监工”的主角,危凤开的蓝色挖掘机被网友们叫作“小蓝”,他和工友们被称作“火雷兄弟”。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火雷兄弟”们是当之无愧的“城市英雄”。重回各自岗位后,很多人收到了为他们定制的纪念明信片,对劳动者而言,那份因为劳动而被尊重、被肯定的职业荣誉感更为珍贵。
打工者心中的“诗与远方”
“读书是最好的修行方式,在平淡的生活里照进了一道光。”——吴桂春
这一年,很多劳动者因为“诗与远方”成功“出圈”,比如,爱读书的东莞打工者吴桂春,再比如工地“朗读者”李小刚。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被看到、被听见,进而被理解、被鼓励。
“我来东莞十七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十二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6月24日,湖北籍农民工吴桂春前往东莞图书馆办退卡手续,受疫情影响,他半年没能找到工作,打算离开东莞,百感交集中在图书馆留言簿上写下了这封“告白信”。
让吴桂春没有想到的是,他的留言被发到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随后,在当地人社部门对接下,他顺利入职一家物业公司,并重新办理了读者证。后来,吴桂春还成为了广东省职工书屋公益代言人。
陕西神木农民工李小刚的走红是因为一个在全网刷屏的短视频。视频中,他手捧两块红砖,用富有磁性的嗓音朗诵诗歌《再别康桥》,被网友们称为工地“朗读者”。
他所展示出的朗诵和识记功底,在吸引粉丝点赞的同时,还引来了央视主播海霞的“隔空喊话”。9月27日,李小刚千里赴诗约,走进央视演播室,与海霞“过招”切磋。海霞教他“炖冻豆腐”绕口令的视频,再次引发全网传播热潮。
吴桂春和李小刚是幸运的,他们的“出圈”让更多人看到了底层劳动者心怀远方的精神世界和深藏胸中的山川湖海。而出现在他们故事里的那些暖心互动,不仅给劳动者的打工之路带去了一份温情,也在不经意间拨动了我们心中那根温暖的弦。
劳动“明星”迎来高光时刻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常干常创新、常干常进步、常干常突破。”——洪家光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2493名新当选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这是党和国家给予劳动者的至高褒奖。
看着胸前闪耀的奖章,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洪家光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这一天,他两次走上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主席台,一次是代表新当选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登台领奖,另一次是作为劳模代表宣读倡议书。
两次登台间隔不过几分钟,洪家光的手先后接过鲜红的荣誉证书、拿起近千字的倡议书。也是这双手,在加工航空零件时,可以把误差精准控制在0.003毫米以内。而这打磨技艺、不断缩小误差的过程,正是洪家光走过的蜕变之路。
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教师农加贵走出人民大会堂时,一直感觉自己像在做梦。奋斗筑梦,实干圆梦,农加贵的成长故事就是这句话的生动注脚。
1986年,19岁的农加贵来到麻风村落松地,成为这里的第一任教师。34年间,他甘于清贫、执着坚守,一个人撑起了一座学校,不仅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完美老师”,还照亮了110位学生走出大山的路。
……
梳理这份沉甸甸的表彰名单,他们中有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与病毒交战,有的在脱贫攻坚伟大战役中勇敢“追光”;有的扎根基层、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青春光华;有的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用创新擦亮人生……他们的奋斗历程赋予了劳模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王进喜、时传祥、孟泰……这些耳熟能详的劳模名字,如灯塔般照亮几代人的人生之路,激励人们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去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上海、山东等6省市的普通高中教材,已经将劳模精神写入课本,王进喜、张秉贵、袁隆平、屠呦呦等劳模与学生“见面”;还有不少中学、高校把劳模请进校园“开讲”,让劳动光荣的种子深深扎根于学子心田……我们期待让劳模成为新时代新征程最闪亮的明星,成为新时代青年人心中的偶像。
(制图:陈子蕴)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