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杜甫在华州的中草药情缘
2025-01-06 16:09:24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浓浓中药香,坎坷诗圣路。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

有“诗圣”之称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诗中不仅彰显了他一生忧国忧民,关心劳动人民疾苦,而且还记录了他采药、卖药、治病的生涯,在我国诗坛和中医药领域留下了灿烂的一章。

在唐代,华州辖郑县(今渭南市华州区)、华阴(含潼关)、下邽(今渭南市临渭区北部)等地,是京城长安的东方门户,是朝廷直属的军政要地,大文豪韩愈就曾称华州为“百郡之首”。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皇西逃。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同被俘的王维被严加看管,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囚禁。至德二年(757年)四月,郭子仪大军来到长安北方,杜甫冒险从城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宝鸡)投奔肃宗,五月十六,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不料杜甫很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任司功参军,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宜。

杜甫在华州的一年,跑遍了华州的山山水水。他不为游山玩水,而为书写诗篇、研究医药学,不辞劳苦,跋山涉水,攀悬崖,下山涧,采挖草药,研炼中药。

杜甫在华州期间,写有《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绾》诗:“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斸(zhú)青冥。翻动龙蛇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其意思是说,传语杨员外得知,现在山中寒冷,茯苓稀少。待到春来,天气稍暖,我自当为你去青松林中奋力挖掘。翻动幽深的龙蛇窟穴,选择形如鸟兽的良品(陶隐居《别录》载:茯苓,形如鸟兽龟鳖者良。《本草纲目·茯苓·集解》引苏恭曰:“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引韩保升曰:“所在大松处皆有,惟华山最多。生枯松树下,形块无定,以似龟、鸟形者为佳。”)封好,题签后给你寄去。还要赠你一根老藤杖,供你酒后初醒时拄着散步。按野生茯苓,一般在七月至次年三月到马尾松林中采挖。因山寒地冻时也不容易采挖,所以,杜甫诗曰:“归来稍暄暖,当为斸青冥”。另外,生有茯苓的地面特征之一,就是松林中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杜甫此诗所谓“翻动龙蛇窟”,当是指这种地面裂隙,在这种地面挖掘则多有收获。华山中草药特别多,茯苓是其名药之一。唐人吴融《病中宜茯苓寄李谏议》诗曰:“千年茯菟带龙鳞,太华峰头得最珍。金鼎晓煎云漾粉,玉瓯寒贮露含津。”华山茯苓,药中珍品,诗人多有吟咏。杜甫此诗当作于乾元元年(758年)冬,时杜甫在华州任上。杨绾,字公权,华阴人。历任司勋员外郎,职方郎中。题下原注:“甫赴华州日,许寄员外茯苓。”杜甫去年离京时,曾答应为杨绾挖掘华山茯苓,因为时值冬季,冰雪封山,气候寒冷,此举未果。今逢杨少府回京入城,便写诗带简,解释原因,并表示一定兑现。可见杜甫心肠厚道,亦可见华山茯苓之珍贵。

在连绵的秦岭山中,有许多山坡,生长着许多草药。杜甫在华州的秦岭深山采草药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辛。但那奇险的西岳华山,灵秀的少华山,高山耸立,彩云追逐,山间中药隐藏其中,杜甫采药卖药全凭此山此谷,虽然君不问人不知,但有妻儿帮忙晾晒,无限春景中一家人和乐融融,又夫复何求?

春天少华山草药冒出嫩芽,开始生长,根茎稚嫩,药性不足,人们一般不去采挖。等到八月份,杜甫和华州当地的采药高手准备好上山的工具,春雨滋润了大地,唤醒了万物,天灵地秀,夏天的阳光赋予大自然神奇的力量,春华秋实,少华山上的草药也到了采挖的季节。少华山漫山遍野都是宝。苍术、黄姜、半夏、百合、柴胡、人参、板蓝根、麦冬、葛根、白鲜皮、止血宝、鸡头生、五味子,金银花、山楂、芍药、地茎草、鱼腥草、水灯芯、五倍……还有叫不上名字的草药,种类繁多,随处可见。

在少华山一个较陡的地方,一丛粗壮的五味子藤缠绕在一棵高大的桦树上,肩并肩,一串串红灿灿的五味子颤巍巍扶着山风晒着阳光,空气中氤氲着五味子甜丝丝的气息。杜甫和华州当地一位采药高手采摘五味子时,为撤下攀在树上的五味子藤,杜甫用力拉,结果还没拉下来,一下子随着枝藤荡到悬崖之外一两丈远,幸亏没有松手,等到又荡回时,才被采药高手抓住他。然而好景不长,春暖夏热,暑去寒来,天气凉了,万物凋零,药材少了,天寒地冻,那埋藏于古松下的茯苓,也如寒冰一般在地下静静地“潜伏”起来。

可是,当地有个杨员外得知山中有茯苓,欲得之,境遇甚寒的杜甫刚想挪出步子出去采却又收了回来,只好提笔写下这样一段诗:“寄语杨员外,山寒少茯苓。归来稍暄暖,当为斸青冥。翻动龙蛇窟,封题鸟兽形。兼将老藤杖,扶汝醉初醒。”这又不能不让人为杜甫晚年悲怆又坚韧的人生不胜唏嘘。

杜甫一生常为生活问题到处奔波,在他的人生旅程中,由于社会动乱、仕途不顺、情志抑郁、劳苦奔波,就使原来健康的身体逐渐被疾病占领,时常苦于病魔缠绕,患上了疟疾、肺病、消渴症(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在华州任司功参军期间,由于生活困苦,经济拮据,他不得不上少华山采药到集市上去卖以换取生活必需品,常常把采药、种药作为精神上的寄托,他常采集和制备中药以疗自身慢性疾病,并义务为周围老百姓治病。他常起早贪黑顶风冒雨雪到少华山中采药,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中草药上。他在诗中写道:“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杜甫明知大雪封山,很难在山中找寻到黄精的苗,但迫于生计仍然得顶着凛冽的寒风上山采药,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他当时凄凉的生活。由于命运的安排使杜甫一生与中医中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中医中药史上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由于杜甫长期接触中医中药,观察中药植物的生长,积累下中医中药大量方面的知识,在华州做官之余,做起了中医治疗、药物鉴定的工作,纠正了许多中医药著作中长期存在的错讹,他曾用“卷耳(即中药苍耳)况疗风”,他还蒸晒、服食胡麻补虚祛病,治疗消渴及并发症,他认为有食疗、药疗,又有针灸,同病异治,多种途径。

杜甫在华州的中草药生涯,就是一程爱草药、读中医、悟中医、行中医、传中医的旅途。在中医药史,杜甫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孟宪春)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