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史海·观察 玄奘法师与法相宗祖庭兴教寺
2022-01-08 09:18:32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众所周知,中国汉传佛教有八大宗派,法相宗(也称“唯识宗”)是其中之一。法相宗的创始人是世界文化名人、中外文化交流杰出使者、著名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玄奘法师是“中国人的脊梁”,他以自己的行为方式影响了人类文明的面貌和进程,轰动了印度半岛、中亚、西亚等地,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印度巴纳拉斯大学汉学家卡玛·希尔教授说:“玄奘对于印度人,对于研究印度的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

据史料记载,玄奘13岁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后因战乱,西入长安。唐贞观三年(公元629),时年27岁的玄奘冒着被处罚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前往印度取经。经过17年的艰难险阻,玄奘于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携带梵文经书357部,返回长安。此后,玄奘一直致力于佛经的翻译。在弟子窥基、圆测等人的协助下,历时19年翻译佛经75部、1355卷,并创立了唯识宗。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2月5日夜半,玄奘法师因积劳成疾圆寂于玉华寺肃成院(今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玉华宫)。3月15日,玄奘法师遗体被运往长安。唐太宗下旨,先是将玄奘遗体安置在大慈恩寺翻译经堂内。4月14日,正式安葬于浐河东岸的白鹿原上(即今天的云经寺)。因白鹿原与大明宫遥相呼应,故高宗李治每每站于含元殿前总能望见玄奘灵骨之地,触目伤情,悲思异常。唐总章二年(公元669),高宗下诏以隆重仪式将玄奘遗骨迁葬于樊川杜曲东南的少陵原畔北岗,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亲自题写塔额曰“兴教”(寓意大兴佛教),全称“大唐护国兴教寺”,位列著名的“樊川八大寺”(兴教寺、观音寺、兴国寺、洪福寺、华严寺、禅经寺、牛头寺、法幢寺)之首。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重修一次。此后,兴教寺几度枯荣,历经沧桑。最落魄的时候曾出现“塔无主、寺无僧”的局面。清同治年间(1862-1874),兴教寺屡遭兵燹,除3座舍利塔外,整座寺院几乎付之一炬。民国11年(1922)僧人妙阔(山西五台县人)目睹“残碑断碣,磊磊坟冢”,遂发心募修大殿、僧房十余间。1930-1934年间,朱子桥、程潜等人先后募资增建修葺山门、大殿、藏经楼、塔亭等,并补修了三塔,将玄奘、窥基、圆测石雕遗像分别放置在三座塔的塔龛内。新中国成立后,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兴教寺,多次整修,寺内殿宇焕然一新。1953年,周恩来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兴教寺瞻仰。1954-1956年,缅甸总理吴努、尼泊尔文化部部长干达等各国政要先后来此瞻仰。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名单确定中国有22处遗产点,其中就有兴教寺塔。兴教寺从此走向世界。

如今的兴教寺,位于历史深厚、文脉源长的少陵原畔,坐北朝南。山门高大巍峨,气势恢弘。大门顶上刻有“护国兴教寺”金字,左右两个小门分别刻有“法相”“庄严”字样。山门前有一开阔地,立于斯远眺,巍巍终南,千峰万壑,令人不禁心旷神怡。

兴教寺整座寺院由殿堂、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沿着正院中轴线,山门、钟鼓楼、大殿、法堂、卧佛殿,一线贯通。中为大雄宝殿,气象庄严,门额上“大雄宝殿”四字系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手所书。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金像一尊,高大肃穆,造型精巧。左右站立着迦叶、阿难两位尊者,周围两侧是十八罗汉环绕。大殿后是法堂。

大殿东侧是东跨院,迎面有一栋五楹楼,两层,上书三个金黄大字“藏经楼”。楼内藏有明铸铜佛像、缅甸玉佛像各一尊。藏经楼一层陈列有日本信徒捐赠的手书六百卷《大般若经》,楼上藏有《藏经》《续藏经》《大藏经》万卷。其中尤以玄奘从天竺取回的巴利文《贝叶经》最为珍贵。

大殿西侧是西跨院,又名“慈恩塔院”,这里是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圆测遗骨安葬之地,建有并列的三座舍利塔。玄奘塔始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

玄奘塔左右各有形式略同,但形体相对矮小的砖塔各一座,均为三级四面,高约7米。两塔二层分别镶砖刻“基师塔”和“测师塔”匾额,这是玄奘弟子窥基和圆测的舍利灵塔。玄奘塔东侧是窥基塔。窥基塔始建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大和三年(公元829)重建,塔身背面嵌有唐文宗开元四年(公元839)所立“大慈恩寺法师基公塔铭”刻石。窥基,字洪道,是唐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公之侄,17岁从玄奘出家,唐太宗赐他法号窥基。

玄奘塔西侧是圆测塔,亦高7米。圆测塔是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从终南山丰德寺迁葬圆测至此时修建,塔身背面嵌有民国时期(约为1930年左右)重摹宋政和五年(公元1115)“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圆测法师佛舍利塔铭”刻石。根据刻石,圆测是新罗王孙,15岁时来到长安,学法于玄奘,成为玄门高足之一。他精通梵语、熟悉汉文,于佛经翻译有大功。玄奘逝世后,圆测被派往宫廷助译,公元696年圆寂,初葬于河南龙门香山寺,后被弟子迁葬至终南山丰德寺东岭。

玄奘塔、窥基塔、圆测塔人称“龙象三塔”,三座塔成“品”字形排成一排,平日里掩映在一片翠柏之中,享受着世人的供奉。相传,民国19年(1930)秋,爱国将领、慈善家朱子桥将军来陕赈灾,礼塔时空中掉下舍利两颗,一时传为佳话。  □史飞翔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