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基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她主持承担的建筑薄壳结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至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956年,21岁的徐永基从青岛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西北建筑工业设计院担任技术员,承担薄壳结构设计任务。在资料极端缺乏的条件下,她以顽强的意志刻苦钻研,在两年内便掌握了薄壳设计的基本理论。1958年创造性地设计了无拉力砖薄壳组合屋面,节约钢材20%。1959年成功设计了钢筋混凝土薄壳,节约钢材50%。在设计过程中,她经过刻苦总结经验,发展了薄壳的计算方法,为在建筑工程中广泛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她撰写了十多篇科研论文,先后在全国学术性刊物发表,其中四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一时间,年轻的徐永基成为我国科技战线的风云人物,被誉为“攀登科学高峰的闯将”。《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并出版宣传册,号召全国青年向她学习。1959年,她出席全国群英大会,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在大会上作了发言。在招待宴会上,周恩来总理把一束鲜花送她作纪念。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她主持承担的“防微震应用研究”隔震效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层钢结构设计研究”,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了国内外数百项工程的设计与审定工作。她负责组织的援外项目喀麦隆文化宫工程,获中建总公司一等奖;中国驻喀大使由此获喀总统授予一级勋章。她还获得工业学大庆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计算及实例》、《新型薄壳结构的应用及其实用计算方法》等多种。
上世纪80年代,徐永基担任中建西北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1996年后任该院顾问总工程师。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日结构技术交流会副会长等职,曾被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如今,徐永基仍工作在建筑科研的前沿,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参加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编写,负责参与审定长庆石油勘探局五区综合写字楼、西部电子信息大厦等数十项大型高层及超高层结构设计,其中陕西信息大厦的结构设计应用了七项新技术,获中国建筑学会全国第三届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自开展施工图抗震审查及施工团审查以来,审查过包括陕西省在内的全国数百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白仲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