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张海明。(受访者供图)
身着油黑色连体衣,佩戴防毒面具,进入压力容器内仔细检查容器和反应器内构件、安全附件和腐蚀情况……11月11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联合三车间班长张海明像往常一样,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个皮肤黝黑、笑容腼腆的陕北小伙子,十几年如一日驻守在毛乌素沙漠边缘,走出了一条炼油人的工匠路。
勤学苦练
2009年,张海明从延安大学毕业后,进入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榆林炼油厂,成为一名炼油生产一线工人。
“刚参加工作时,虽然满脑子化学原理,但面对现场的塔器、管线、机泵、仪表,时时感到迷茫。”张海明说,为了快速适应环境,熟悉岗位是唯一选择。
凌晨三四点在加热炉附近、40多摄氏度高温天气的反应器顶层、闷如桑拿房的高转速泵房、满屏数据的中控操作台……哪里能学到操作知识,哪里有问题需要处理,哪里就有张海明的身影。
在张海明的物品柜里,除了几件换洗的工服,摆满了石油炼制专业书籍。2013年,在陕西省“延长杯”技能大赛中,张海明想检验一下自己。在备赛的两个月时间,除了工作,宿舍便是他的战场。10平方米的空间,一个人、一台电脑、几本操作手册就是全部。一遍遍仿真模拟、一次次调整摸索,他如愿以偿地成为“陕西省技术状元”。
2015年,张海明参加中国技能大赛第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经过连续3个月紧锣密鼓的备战,背理论、练实操,装置仿真模拟练习达一千七百多次,最终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19年被聘为化工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在操作技术探索的路上,他依旧如饥似渴。历经多年的摸爬滚打和勤能补拙,他成长为一名能扛事儿的炼油人。
创新开拓
“生产一线是创新的沃土,新时代的工匠需要用实践应用来检验创新成果。”张海明告诉记者。
2015年,伴随着油价震荡,石化行业行情不容乐观,严峻的形势让技术骨干们只能壮着胆子搞创新、求突破,向生产要效益。
当时,张海明发现石油苯-545比石油苯-535市场价格高很多,石油苯换代升级会是一个效益增长点。
作为苯抽提装置出身的炼油人,他主动挑起重担,查资料、对参数、咨询设计专家、微调装置操作、化验分析比对……那段时间,技术组办公室的灯经常凌晨三点还亮着。在最后的攻坚阶段,各个“关口”的技术员自愿被“关”在装置现场。
“大家就像一股麻绳,拧着劲,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张海明说。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成功生产出合格的石油苯-545,每年至少为企业增效1200万元。
这一小步,开启了张海明的创新之路。针对装置出现的各类问题,他都这样一步步攻关,解决了连续重整装置自产燃料气堵塞火嘴、再生黑烧线板结、预加氢压缩机检修频繁等问题,并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扎根炼化生产一线15年,张海明先后参与完成7次催化重整、加氢和苯抽提装置的原始试车、8次装置的开停工大检修、30多项较大工艺技术改造……
薪火相传
“一个人技术再强、再有能力,也是有限度的,要尽全力让身边的工人兄弟都强起来。”张海明说。2021年,“张海明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
工作室的成立,吸引了全厂各专业、各层次的技能人员,大家共同学习优秀成果、探讨困扰企业发展的生产技术难题。张海明和工作室成员则自觉担当起“传、帮、带”责任。
“师傅常说时间和心思花在哪里,成绩就出在哪里,15年来,他一直是我的榜样。扎根生产一线,我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韩瑞杰说,大学毕业进入榆林炼油厂工作,张海明就是他的师傅。
如今,工作室聚集了“陕西省技术能手”、工艺高级工程师、设备高级工程师、工艺技师等各专业技术骨干,都是各条战线上的“尖兵”……2022年10月,工作室被省总工会命名为“陕西省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3年12月,张海明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第十一届“陕西好青年”集体。
现在,张海明已经成长为一名石油产品精制工高级技师,荣获了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陕西省劳动模范、三秦工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殊荣。但是他依然沉淀在生产一线。
“为生产经营解难题,为创新创效出点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育人才始终是我的职责和使命。”张海明说。
□本报记者 牟影影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