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网原创 > 锐眼观察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赵凤娟一线抗疫掠影
2020-05-11 14:12:34来源:dbtt渝头条
分享到:
  字体:【

人们常说:“护士是白衣天使。她们的工作平凡却伟大、琐碎而不易、艰辛又劳苦,她们用青春和汗水捍卫人们的健康,为无数生命点亮了希望之光。”

“世界卫生日”(4月7日)当天,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0全球护理状况报告》,对医护人员致以崇高敬意。今年的《报告》给予了护士特别关注,或与当前的抗疫形势有关。从抗疫护理工作量看,在各国抗疫战场,护士都是抗疫一线的中坚力量。从工作强度上看,护工和后勤人员不便进入隔离区,患者生活照料、搬运氧气瓶等活都落到护士肩上;患者无亲人陪伴,容易产生悲观焦虑情绪,护士还得抚慰心理。新冠肺炎治疗棘手,护理更难,平时的“七分护理”到了抗疫期间,又多了几分操劳与沉重。据了解,我国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有七成是护士,而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赵凤娟就是其中一员。

决心:以义不容辞的坚定毅然出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举国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发出“召集令”,赵凤娟是重症医学科第一个递交申请书,请战去湖北抗疫一线的人。她表示,“我是一名工作了12年的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在死神手里抢夺生命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多年重症监护室的磨练,我可以一整天不喝水、不上厕所。支援紧张忙碌的战‘疫’一线,我应该非常适合!”请战书递交不久后,她就被选上了。

赵凤娟为患者做护理

赵凤娟告诉笔者,医院发出“召集令”后,她没有半点犹豫,甚至都未跟家人商量,就报了名。“这个特别的时刻,作为医护人员支援前线义不容辞,只有舍小家,才能保大家。”赵凤娟的家人都非常尊重她的决定,她的公公婆婆是拥有四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当得知儿媳请战援鄂时,虽然深知前线危险重重,但两位老人依然含泪支持。两个可爱的女儿得知妈妈要去支援前线后,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她们说:“妈妈您安心去救治病人吧,我们在家好好学习,一起等着妈妈平安回来”。家人的支持更加坚定了赵凤娟的援鄂决心,而对于远在山东的娘家父母,赵凤娟是有些愧疚的。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后,她毅然取消了春节回山东老家看望两年未见的父母的假期。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怕他们担心,赵凤娟起初未敢告诉他们自己去了武汉,直到一个多月后,疫情逐渐缓解,防护物质也充裕了,她才告诉自己的父母。

2月2日她和医院的4名战友一起,作为重庆市第三批支援湖北的医疗队员,奔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开启了长达57天的抗疫奋战。

贴心:以任劳任怨的态度护理患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是武汉设立的10所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收治医院之一,这里所收的病人都是早期在各个医院治疗过的,情况很不乐观才转到这里来的重症患者。赵凤娟所在的团队刚接管病区时,疫情的复杂、医护人员的缺乏,远远超出了她们的想象。赵凤娟就主动承担起协助科室护士长加强人员培训的工作。领队首先强调的就是注意防护,只有先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救护患者。

防护服留在赵凤娟脸上留下战斗的痕迹

赵凤娟和战友们一起承担着十二、十三两个重症病区的医疗任务。她深知自己所面临的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以最快的速度熟悉隔离病房的工作流程。带领小组成员率先在病房内开展了“正确使用口罩”和“六步洗手法”等防护措施的科普宣教活动。防护服下的她像一个女超人,从静脉输液、呼吸功能训练、静脉采血、咽试纸采样,到生活照护、标本送检、垃圾分类运送、环境消杀……在隔离病区人手紧缺的情况下,护士的活、护工的活、保洁工人的活,她通通都能拿下。工作间隙,她利用病房里配备的通讯手机,与患者分享《疫情中的心理关爱手册》,切实为身处疫情中的患者们解决心理困惑,提升健康品质。接管病区后,在严格执行院感流程的同时,她第一个将“6S”管理理念带到了隔离病区,按照区域、药品、物品、设备等明确划分,将全部物品分门别类、按序取用;将闲置的置物架变成了晾雨靴架,将废弃的纸板箱变成了鞋架等护理创新方法,使病区环境更加规范、有序、整洁,工作环境更加安全、舒适,得到了患者和同行的高度赞誉。

最初的十几天,疫情特别严重,每天都有大批的病人送来,她们从早到晚,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对于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来说,通气十分困难,痰液非常黏稠,除了需要护士拍背、翻身、吸痰,还要做一项特殊的护肺护理——俯卧位通气,就是让病人用一种特殊的体位趴下,这是一个技术性活儿,需要几名护士同时操作,动作协调一致,还要在搬动患者时,防止自己身上的各种防护装备脱落,每次这个操作,大家都很紧张。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赵凤娟就带领病区护士主动分成几个工作组,在隔离区外反复训练翻身动作的协调配合,直到大家的配合熟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通过强化训练,俯卧位通气翻身的时间,从原来的半个小时,缩短到只有15分钟左右,操作的护士也因为配合流畅,极少出现防护脱落的情况。

赵凤娟表示,抗疫期间给她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患者。该患者入院时左侧肢体偏瘫,同时患有新冠肺炎、脑梗和低蛋白血症,收治时已神智不清,病情非常危急。医生决定尝试俯卧位通气并为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因为赵凤娟的穿刺技术过硬,医生让她做助手。患者的虚弱加上三层无菌手套的阻隔,赵凤娟根本感觉不到老人颈动脉的波动,只能通过多年经验锻炼的本能和找患者体表来定位。好在操作顺利,医生很快植入导管。接着,赵凤娟又为患者进行了俯卧位通气,20分钟后,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渐升到100%,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赵凤娟与患者们一起

而最令赵凤娟感动的是与病人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她表示,“抗疫一线,我们除了是护士,也是患者的朋友甚至‘临时家属’,为她们进行心理疏导,提供生活帮助。”她所负责的18床患者傅阿姨与26床赵伯伯是一对老年夫妻,因为不在一个病房,彼此都很担心对方,赵凤娟就成了他们的联络员。“傅阿姨今天很好,正在跟您女儿视频呢!”“赵伯伯今天气色好很多,也有力气了,阿姨您放心吧!”有一天傅阿姨说嘴里没味,赵凤娟从外面给她带去一个橙子,提提味儿。没想到,傅阿姨拿到橙子就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对她说:“娟啊,这个病怪,家人也不能陪,全靠你照顾我,以后你就是我亲闺女!”从此以后,傅阿姨就亲切地叫赵凤娟“闺女”,还在她的防护服上写下“闺女小棉被”。

信心:以积极探索的精神展望未来

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赵凤娟已经随团队撤离回来了。谈及此次出征归来的收获,赵凤娟说:“在一线工作时间长了,渐渐地发现一种‘差别待遇’,就是一旦有更危险、更繁重的工作,大家抢着上的时候,组长和护士长会选择一些特定的战友,因为他们都会说一句‘我是党员我先上’。”赵凤娟从来没有这样近距离感受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深深被震撼和感动的同时,禁不住心生向往,她又一次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决定在战“疫”一线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最终,她光荣地被批准火线入党。3月4日,当与其他10名同志一起,面向党旗,庄严宣誓的时候,她表示,我从此拥有了第二个“生日”。

入党宣誓

赵凤娟除了一天忙碌于科室的沉重任务之外,闲暇时间她喜欢阅读和思考,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探索。作为医护人员,如何切实地为患者服务、服好务,促进医患和谐、医护和谐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为切实体现隔离病房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内涵,她常想如何开展一系列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不仅能用专业的护理技术解除患者病痛,还能用心贴心的服务为患者打造舒适的住院体验。此次一线的护理经验表明,优质护理在临床治疗上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目前,她正着手准备《优质护理新举措在隔离病房的应用》一文,相信很快就会有不错的成果。

谈及未来打算,赵凤娟表示,“踏上征程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护士,如今回到熟悉的北碚,我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中共党员,同时还收获了那么多的荣誉和关怀。在未来的日子,我将以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双重身份要求自己,在我热爱的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政治理论水平的学习,以实际行动维护白衣天使的纯洁与光华,以过硬本领承担起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物简介】

赵凤娟:女,汉族,1984年7月出生于山东烟台,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现为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具有PICC专科护士、ICU专科护士资质。曾获奖项:2018年北碚区医疗技能三基三严技能操作比赛三等奖;2018年重庆市卫生护理技能大赛二等奖;2019年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青年委员;2019年重庆市静脉联盟“动脉采血图文争霸赛”三等奖;2020年北碚区三八红旗手。

(党报头条 王松)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