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张乐。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 “在这不平凡的2020年,疾病肆虐过的冰冷土地下,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天,光会填满每个角落的阴霾,所有的美好都会如约而至。”在结束四周的支援工作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张乐长吁一口气。
“我终于在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狙击战里,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张乐认为,在璀璨的年华里,因为被需要,所以一往无前,因为不畏惧,所以战无不胜,而我们的努力和汗水,定不负“白衣战士”之名。
战疫日记:
和好姐妹一同奋斗 她在武汉,我在西安
2月14日接到医院通知,我有幸成为支援湖北医疗队预备队员,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兴奋,因为我即将和我的姐妹同胞们,一起并肩作战了。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我最终没能去成武汉,当时内心也有一丝丝的失落。不过后来,我很幸运成为了支援交大一附院感染科隔离病房的一员。
经过2天扎实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学习,2月18日,我正式进入感染科隔离病房,这一刻开始,我和我的好姐妹同在一片蓝天下一起奋斗,她在武汉,我在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张乐。
8个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 护目镜和口罩压出的深痕是那样醒目
医用防护口罩、一层防护服一层隔离衣、双层乳胶手套、护目镜、双层鞋套……全套装备包裹之下,我擐甲挥戈,全副武装,任病毒如何猖獗,也近不了我的身。就这样开始了我来感染科支援的第一个大夜班。
一个班次下来,加上前期准备和后期个人清洁的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是将近8个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疫情期间,隔离病房的同事们,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工作状态。到了下班时间脱掉防护服,袖间的汗水瞬间倾倒了出来,我自己也被惊到了,再看着其他同事,都和我一个样:双颊通红、嘴唇干裂、浑身衣服湿透,护目镜和口罩压出的深痕,掩盖在汗水浸透的头发之下,显得格外醒目!
几个班次下来,我渐渐熟悉了工作流程,背着沉重的消毒液在洒满阳光的楼道里穿梭,不放过每个缝隙。做着我们平日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工作,采血、输液、发药,虽然我们在重重防护下只露出了自己的一双眼睛,但是,仍然得到了患者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赞扬。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张乐。
克服重重困难 消除外籍人员的焦虑
在即将结束隔离病房的最后一个午班,让我难以忘怀。我接到疾控中心的电话,医院即将收治从国外回来的外籍复工工作人员,并对其进行筛查工作。由于语言不通,我们主要通过手机微信来进行沟通,首先将他们安顿好床位后,立刻严密监测他们的体温变化情况,然后采集CDC标本,进行标本交接,送检标本,最后遵循医嘱完成治疗和检查工作。在此期间,我们常常给予他们心理安慰,消除他们从疫区回来等待结果出来的焦虑心情。即便困难重重,语言沟通不畅,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能迎刃而解,最终也得到了外籍人员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肯定。
一直以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而做到这件事,让我的人生更意义非凡。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