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怎么干?重点抓好哪些工作?截至目前,除了灞桥区外,西安市其余区县两会已陆续召开,目标、方向和思路都已经明确。华商报大风新闻梳理公开消息,结合发展现状,各区县设定了年度发展任务,也确定了各自的重点发力方向。
GDP预期增速稳中求进
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0%,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顺利完成了原定5%左右的增速目标。2025年预期目标再次设定为“增长5%左右”。新华社文章指出,这传递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信号,更有赖于各省、市、县一起加油努力。
陕西2025年GDP目标增速与国家保持了同步。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西安市2025年GDP目标为“增长5.5%左右”。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西安市各区县2025年GDP目标也已经公布,碑林区、莲湖区、未央区、雁塔区、长安区、临潼区6个定为“增长5.5%左右”,蓝田县明确为“增长5.5%”,新城区、阎良区、周至县为“增长6%左右”,鄠邑区则“增长6.5%左右”,高陵区“增长7%,力争达到8%、总量突破500亿元”。
从预期增速来看,整体呈现出稳中有进之势。值得一提的是,鄠邑区2024年GDP突破500亿元,预计今年仍将继续高歌猛进。
伴随着“北跨”战略的全面推进,高陵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将要在2025年继续“跳起来摘桃子”。2024年高陵区GDP463.8亿元,增速全市第二。2025年是高陵撤县设区十周年,不仅预期增速设定较高,而且经济总量也将要跨入“500亿阵营”。
转型升级、产业升级是关键词热词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转型升级”“产业升级”也是今年西安市各区县重点工作的主攻方向之一。
莲湖区强调“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碑林区提出“以更宽视野抓创新、促转型,提升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新城区则明确“转型重构,全力加快产业升级”。
不仅老城区在转型发展,“西部第一区”雁塔区也高调强调“优化资源配置,在推动转型发展上奋勇争先”。全市GDP第二位的未央区也“坚持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多个备受瞩目的重点产业项目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
临潼区将全面启动兵马俑国际旅游购物小镇建设。以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世界级文化遗产资源和千万级游客接待规模为依托,2024年11月,临潼区与商业巨头北京华联共同签署兵马俑临潼国际旅游购物小镇项目框架协议。这个距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直线距离800米的项目,是临潼区正在着力打造的秦陵东文旅度假区的首开项目。
阎良区提出,要“借势借力争取大飞机西部民机产业基地、新的总部装生产线布局阎良,力促10家以上企业‘卡位入链’。争取市上尽快出台支持大飞机产业规模发展政策措施,设立大飞机产业基金,建设西安航空集群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
此外,有的区县因地制宜布局新质生产力和新兴产业。
碑林区“优先推进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建设,梯次培育低空经济、时空信息、智能设计等产业集群”。高陵区“瞄准汽车智能网联、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新赛道,前瞻引育未来产业”。临潼区“支持XR产业发展,推进《千秋业》和秦唐文旅大模型‘数实研’体验项目,升级改造兵马俑VR影院,打造数字文旅综合产业园”。周至县“生态工业跑出加速度,聚力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高陵区、长安区和周至县与开发区合作共建
发展不仅需要自力更生,还必须巧借和利用好外力。开发区是西安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劲“区”动力。高陵区、长安区和周至县对此有很高的期待。
长安区要与高新区、航天基地规划联通、产业协同,共塑西安市南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带。
周至县则深度绑定高新区,启动新一轮集贤园合作共建战略,全力服务园区建设。
高陵区与经开区、浐灞国际港以及西咸新区紧密合作。高陵区借势经开区以提升科技研发、成果孵化、商业服务等城市综合服务能力,聚力打造资源共享、空间缝合的城市新中心。高陵区和浐灞国际港一起推动优质工农业产品出口,培育外贸进出口企业6家,进出口总值增长8%。高陵区与西咸新区的联动,是因为去年底《西安都市圈高陵泾河新城泾阳三原组团协同发展规划》顺利通过评审,在“高泾三”组团正式抱团启航首年,高陵区将打通兰池三路东西通道,以交通首位度支撑发展协同性。
这8个片区要大变样
未央区和长安区明确把“片区”的发展列入今年重点工作中。
未央区继续推进六村堡片区、未央湖片区、徐家湾片区、未央路片区、汉长安城片区5大片区建设,加快城市发展转型。六村堡片区未央都市工业园和未央湖片区武德路创新街区布局新兴产业,前者填补西北地区高端机器人产业空白,后者着力打造短视频制作和直播基地。徐家湾片区主打城市更新,未央路片区、汉长安城片区重在“文农商旅”融合。5大片区将持续提升未央区的颜值和气质。
长安区大手笔打造三大片区,用“巨变”形容似乎也不为过。“以片区开发为牵引,全力推进区域发展”,放在了长安区今年八方面重点工作的第一位。具体来说,西沣片区要启动开发,引镇片区要加快建设,常宁核心区功能要优化。这三个片区,承载着长安区奔向未来的梦想。
西沣片区的核心项目是备受关注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来信息港,未来将以创建一流信息产业科创示范区为目标,协同辖区高校科研资源,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相融合,一体化规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创新工业园,实现信息科技创新策源地与高新信息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引镇片区要加快建设产城融合的长安智造产业基地,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聚集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产业,推进AI智造基地等3个项目建设。
常宁核心区的功能优化,是以长安公园周边4平方公里为核心,扩容常宁核心区空间,延展商业文化、科技创新等功能,新增约500亩科创、文体、商业用地,打造融合文、创、游的泛长安公园科创RBD核心区。
这意味着,长安区将打造一座RBD(休憩商业区)。城市建设中,CBD(中央商务区)未能满足城市文化、城市旅游等更高层次的休闲需求,从而衍生出了RBD这种新型发展模式。通俗地说,RBD就是CBD加装了旅游休闲为核心,整合餐饮、娱乐与文化体验等功能。北京王府井、成都太古里,都被视为RBD开发的典范之作。西安目前官方定义为RBD的项目并不多,泛长安公园科创RBD核心区算一个。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鹏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