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杭州工艺周)在浙江举行,期间开展2022年薪传奖评审活动(包括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
经省文化和旅游厅遴选推荐、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杭州公益周)组委会评审等环节,渭南市华县皮影戏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天稳获评“薪传奖”,安康市牛王国漆油漆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袁端姣“闭花羞月”系列获评“优秀奖”,为陕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树立了榜样,提振了精神,也彰显了陕西非遗影响力与保护成果。同时,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获评“优秀组织奖”。
汪天稳《霸王别姬》
袁端姣《闭月羞花女娲系列之主人杯》
据悉,薪传奖传统工艺大展以“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为主要目标,以“创物-创业-创新”为核心价值,通过“再现-再造-再生”的活态呈现,促进传统工艺转化与活化。通过活动的开展,扶持传统工艺人才,促进技艺交流与提升,扩大非遗传承人群队伍,提高传统工艺产品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为发展传统工艺、文化创意等产业作出新的贡献。
截至目前,陕西共有赵庚辰(西安鼓乐)、邰立平(凤翔木版年画)、高凤莲(延川剪纸)、胡深(凤翔泥塑)、许新萍(汉调桄桄)、汪天稳(华县皮影戏)6人获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薪传奖”。
下一步,省文化和旅游厅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系列讲话精神及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等为引领,推动全省非遗在传承交流、融合推广等过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连接现代生活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